[上一篇]  [下一篇]  [回專欄目錄]
認識近年來在台灣發現的一些世界新種魚類
   邵廣昭 2001.8.27
    台灣本土的魚類,物種總數應在2,450種以上,亦即佔了全球魚種種數恰好十分之一。這個比例相較於台灣佔全球陸地面積不到千分之三的比例而言,台灣的魚類多樣性應可說是得天獨厚。然而由於我們對魚類的保育觀念卻是相當的薄弱,因此在不認識、不關心的情況下,仍然肆意捕撈,污染水域;干擾、破壞棲地,以致於本省魚類目前所「累計」的魚種數雖多,但魚的數量(尾數)卻在直線下降。顯然目前我們亟需加緊進行魚類多樣性的研究、教育及立法工作,而在研究的諸多工作中,又以分類的工作最為基本重要。
    台灣的魚類早自二十世紀初即有紀錄,但種類不多只有186種,直到日據時期才開始逐漸增加。1984~1989年,沈世傑、李信徹、邵廣昭、莫顯蕎、陳哲聰、陳春暉等教授在國科會之支助下推動了五年的「台灣魚類相調查研究」,於1993年出版「台灣魚類誌」一書,總共收錄了2067種,其中包括至少300種台灣新紀錄魚種。當然也修改了過去書中許多的異名,並刪掉了許多查無所據也沒有標本留存的種類。1994年迄今,中研院動物所邵廣昭在國科會的支助下與陳義雄、陳正平、陳鴻鳴、陳麗淑等博士近七年來又發表了十餘種世界新種及上百種台灣新紀錄之魚種。
    據統計過去二十年內台灣曾發表了約50種新種,與全世界平均每年描述約150種新種,二十年3000種比較,台灣新種發表數量約佔了1.6%,其中有4/5是台灣學者自行採集發表,1/5是國外學者根據過去在台灣採獲標本來命名的。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生態及進化研究室過去十年來即發表了近20種的新種。其中不少魚種不但稀有,而且迄今在鄰近地區均尚未曾發現過,故這些魚種很可能是地理分布範圍很窄,甚至可能是只分布在台灣水域的本地特有種(endemic species ),特別需要加以保護。


台灣園鰻 Gorgasia taiwanensis ( Shao, 1990)
糯鰻科(Congridae)魚類,1985年在墾丁國家公園內的萬里桐首次發現。隨後又陸續在蘭嶼發現日本園鰻(G. japonica)及另一種新記錄種哈氏異康吉鰻(Heteroconger hassi),分布在南部之墾丁,東部的綠島及南沙。故目前台灣的園鰻共有三種。園鰻是群棲的動物,體型細長,平常白天下半身埋在砂地,只露出上半身在水層中啄食浮游動物,隨著海流晃動,搖曳生姿,遠遠望去好比花園裏的草在隨風搖擺,所以稱為「園鰻」。這種可愛的魚類應妥為保護。


龔氏長鰭天竺鯛 Archamia goni ( Chen & Shao, 1993 )
本種魚過去在台灣常被誤鑑的原長鰭天竺鯛(A. macropterus),其實應為一新種。本種魚白天成群棲息於礁旁的沙地,包括人工海堤,如消波塊、防波堤及沈箱。最早是在台灣西南海域的永安中油天然氣港的防波堤發現;近年來在北部金山核二廠出水口的夏天,也常可以看到成群棲息在消波塊間的本種魚。這種魚目前全世界只有分布在台灣地區。



眼斑擬盔魚 Pseudocoris ocellatus ( Chen & Shao, 1995 )
全世界的有效種只有5種。台灣目前就有4種之多,包括布氏擬盔魚(Pseudocoris bleekeri),異鰭擬盔魚(P. heteropterus),擬盔魚(P. yamashiroi)及本種。本屬魚大多為浮游生物食者,平時在礁區的上層水域中覓食浮游生物,小魚時大多成群出現,成魚則活動力較強,喜單獨成對生活。眼斑擬盔魚棲息於淺礁與沙灘的交界帶或獨立礁,水深1~15公尺。目前只在台灣南部的萬里桐及後灣,北部的金山及鹽寮被調查到。



條紋准雀鯛 Pseudochromis striatus ( Gill et al, 1995 )
准雀鯛的魚生性極為害羞,平常在礁洞附近覓食底棲動物,一旦有敵人靠近則藏身洞中。故非常不易察覺。過去我們在蘭嶼椰油外35公尺深的地方採獲一尾,與國外學者Gill的二尾菲律賓的同種標本共同發表。本種魚的名稱是依據它體側具有數條黑縱帶而命名為條紋准雀鯛。本種魚自從發表後,在1997日本的魚類學雜誌也曾報導在日本也發現了此種魚。



雪花斑裸胸鯙 Gymnothorax niphostigmus ( Chen & Shao, 1996 )
這種新種海鰻過去常被誤鑑為白斑裸胸鯙(G. leucostigmus)或花斑裸胸鯙(G. neglectus)。但因為後來在北部東部陸續收集到數尾標本,養在水族缸內觀察後發現兩者體色及行為上確有差異,包括雪花斑點、底色較間褐、臀鰭有明顯白緣、脊椎骨數較多等。故在1996年發表為新種,目前模式標本分別保存在中研院動物所和水試所台東成功分所。



台灣鬍鯙 Cirrimaxilla formosa ( Chen & Shao, 1995 )
是世界新屬和新種的海鰻標本,只有一尾標本,是1987年在南灣潮間帶所採獲。它的上下頜有鬍鬚(皮瓣)十分特殊,此外還具有下列許多獨特的特徵:包括上下頜均有鬚、下頜略突、後鼻孔外緣呈花瓣狀、牙齒為鉤狀犬齒等。此種在Bull. Mar. Sci.期刊發表。標本現珍藏在中研院動物所的研究標本館內。



黑鰭緣硬皮鰕虎魚
Callogobius nigromarginatus ( Chen & Shao, 2000)
硬皮鰕虎魚是一群頭部有明顯皮瓣的小型魚,全世界有31種,台灣只有6種。本種魚目前在台東與墾丁分別有採獲。它的特徵是雄魚的背鰭、臀鰭與尾鰭有暗色的邊緣,所以命名為黑鰭緣硬皮鰕虎。



寬帶裸身鰕虎
Schismatogobius ampluvinculus ( Chen & Shao, 1995 )
裸身鰕虎為淡水鰕虎魚類之中,唯一全身裸出不具鱗片的小型魚種,頗為明亮可愛,全世界分布在西、南太平洋及印度洋水域裡,已命名者共有6種,台灣共發現有2種,主要均產於台灣東部地區無污染的溪流中。這類魚種對環境破壞之變動極為敏感,在溪流魚類保育之應予重視。



細斑吻鰕虎
Rhinogobius delicatus

恆春吻鰕虎
Rhinogobius henchuensis

斑帶吻鰕虎
Rhinogobius maculfasciatus

短吻褐斑吻鰕虎
Rhinogobius rubromaculatus
吻鰕虎魚屬的四個新種:細斑吻鰕虎(Rhinogobius delicatus)、恆春吻鰕虎(R. henchuenensis)、斑帶吻鰕虎(R. maculafasciatus)、短吻紅斑吻鰕虎(R. rubromaculatus
1996年陳義雄及邵廣昭對台灣本屬魚類的重新整理時,發表了三個之世界新種,包括:台灣南部的斑帶吻鰕虎;恆春半島的恆春吻鰕虎以及花東山區溪流特有的細斑吻鰕虎等魚種。1996年李信徹再命名了一種產於中部的短吻紅斑吻鰕虎(R.rubromaculatus);使得台灣特有的吻鰕虎魚類增添到8種,亦使得本屬成為台灣特有種中最多的一屬魚類。



台灣松毬 Myripristis formosa ( Randall &Greenfield, 1996 )
Randall and Greenfield (1996)將以往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的赤松毬(M. murdjan)中鑑定出本種新種魚,將全模標本保存於中研院動物所。由於標本均由漁市場採獲,故此魚真正於台灣生態情形,人們並不了解。去年中研院在從事龜山島與彭佳嶼的魚類群聚調查時發現,台灣松毬為此二區域金鱗魚科的優勢種,且常為漁民網獲,而出現於大溪漁市場。



沈氏棘花鱸 Plectranthias sheni ( Chen & Shao, 2002 )
以往本於常被誤鑑為黃吻棘花鱸(P.kamii)或擬棘花鱸(P. anthioides)。此種魚生活於北部,常見於龜山島至彭佳嶼一帶,水深150~250m之區域。由於本種魚體型最大祇達15cm以下,較無經濟價值,北部捕高經濟價值之馬頭魚時的延繩釣時會伴隨捕獲。南部中洲漁市場偶而也有少數尾被釣獲。



台灣下鱵 Hyporhamphus taiwanensis (Collette & Su, 1986)
[台灣下鱵]是美國魚類學家Collette在進行遠東地區鱵科魚類總整理時,根據過去外人來台灣採集標本而流失在國外標本館(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華盛頓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物館,及日本東京大學動物系博物館)的標本,在1986年所正式發表的新種。其特徵是上頷短小,頂部是三角形,上下頷具三峰齒,根據他們的報告記載,這種魚的標本分別於1908,1943,1956,1969年,由淡水河的挖仔尾以及基隆河下游的士林一帶所採到,顯示當時數量應該還相當多,當時因為河水清,這些魚還可以上溯到士林。但遺憾的是中研院這兩年的調查卻始終沒有找到牠們,推測很可能這三十年來在淡水河的河川污染及棲地破壞的情況下早已滅絕了。很諷刺的是這種魚就是在發現和證實它是新種之前,就已經在地球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