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專欄目錄]
魚線盡頭的省思
刊登於農訓雜誌285期〈2013年11月〉
一、何謂「魚線盡頭」
 「魚線的盡頭」是譯自2004年英國每日郵報的記者Charles Clover所寫的一本《The End of The Line》的書名,到了2006年這本書再度被作者重新改寫查在紐約出版時,那年正值「科學」(Science)期刊報導一篇科學家根據60個大的資料庫分析的結果,所做出的驚人預測,如果人類再不努力挽救並提出復育魚類資源的有效措施,則到了2048年,海裏將會完全無魚可捕,人類將會沒有野生的海魚可吃。因此這本《魚線的盡頭》乃引起各界的重視及讀者們廣大的迴響。原來「我們可能是人類史上可以享用野生魚類的最後一個世代」的這句話並非是危言聳聽,也不再是杞人憂天。

 此書後來隨即在歐美民間組織和基金會的贊助下,被改拍為一部片長83分鐘的海洋保育紀錄片,於2009年正式推出,片中對過度捕撈或濫捕對海洋生態的浩劫,有詳細的剖析與警告。也鄭重地提醒世人,如果各國政府只想到促進漁村經濟繁榮,鼓勵大家多吃魚,漁民只想到如何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捕更多的魚,而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只想去吃廉價且高檔的海鮮料理,而無視於海鮮的種類及來源是否符合環保及永續,則再過個三、四十年,海裏就可能變成為沒有魚的海洋,亦即又重回到二到四億年前寒武紀的地質年代,當時的魚類根本尚未演化出來。 二、海裏為何會沒有魚?
 過度捕撈(過漁)、棲地破壞、汙染、入侵種的人為因子以及氣候變遷均為造成漁業資源匱乏的可能原因。但由於各種因子孰輕孰重,以及彼此間的交互作用不易釐清,故易造成各方卸責。事實上在全球大多數海域,包括台灣在內,過漁才應是罪魁禍首。過去五、六十年來,工業化、漁場擴張、漁法精進、人口(糧食需求)增加、不當的資源利用及管理方式等以使魚源迅速枯竭。現在全球的捕魚能力是目前全球漁獲量的四倍以上,漁船擁有相當精良的漁探儀,讓所有的漁獲物都難有逃脫的機會。
根據一篇2003年國外的研究報告指出,這幾種破壞因子所佔的比例以過漁最大,佔55%;棲地破壞其次,佔37%;其餘的汙染、入侵種以及氣候變遷合計不過8%。當然如果氣候變遷中水溫升高及海水酸化的問題如不能有效遏止,到了2100年則會有整個海洋生態系崩解的問題。
此外,當地球上的人口增加,陸地上的糧食日益短缺時,我們便自然轉向全球最豐沛的資源所在,也就是海洋野生魚類,這就是問題所在。海洋保育較陸地保育困難還有下列原因:(1)公有地(物)的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因海洋生物在捕獲前是無主的,沒有物權,誰先捕到誰先贏,故會造成大家競相捕撈的問題;(2)誤捕或棄獲比例高;(3)全球對公海的漁業管理上並無統一的政策;(4)人們多半不認為海洋魚類是野生動物,不需像陸地上的野生動物一樣予以保育;(5)海洋保育要成功,須同時做好陸域保育,因海納百川,特別是汙染及廢棄物;(6)不當的選舉文化,使政府的魄力及公權力不彰;(7)因管理與執法的成效不彰,以致於漁民對政府的限漁與保育措施會不信任、不配合,不願自己如守法,但別人違法卻未被取締及遭到處罰。

三、要如何來力挽狂瀾
 「魚線的盡頭」的片尾有三部曲告訴我們要如何來挽回頹勢:(1)告訴政治人物,尊重科學、縮減漁船數量;(2)請加入行動,支持海洋保護區和負責的捕魚行為;(3)購買海產品或海鮮前請先問清楚來源,只吃符合永續標準的海產。因為過去人類太貪心了,只想到如何用最快速的方法去捕撈最多的魚、賺最多的錢,卻不去想以後是否仍有魚可捕,未來的子孫是否有魚可吃。因此如何減緩捕魚的速度及產量,亦即「慢漁」乃是未來海洋漁業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漁業法中的各項限漁措施及規定只要加強推動並落實執行即可,包括漁具、漁法、漁期(季)、魚種、體長大小、總量(責任制漁業)、船數、漁場(區)等等的限制。如阿拉斯加政府只准捕撈其魚類族群量的10%,以符合「預防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但全球大多海域均仍秉持過去「最大持續生產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的觀念,認為捕撈50%才最划算,殊不知大型魚及壽命長、成熟晚的種類均不適用。但問題是政府要來推動「限漁」及落實這些規定時,總會有人爭辯說:「你不能這麼做,因為這會影響許多人的生計」。但遲遲不行動的結果就是更多人的生計將逐年受到影響。而在「限漁」或「慢漁」的方法中又以限制捕撈的區域或禁漁,亦即劃設「海洋保護區(MPAs)」最為經濟、簡單、有效。也才能使資源回復到兩百年前的狀態。目前在全世界的MPAs,只涵蓋全世界海洋約為1%。換句話說有99%的海洋都是可以捕魚的,這不見得是符合全民的利益。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會議(CBD-COP10)之決議,已在愛知目標中訂定各國應共同努力,在2020年前將全球10%以上的海洋劃為MPA並能有效管理。但由於缺乏與漁民溝通,及台灣已劃設的七、八十個海洋保護區亦缺乏有效管理,使MPAs在台灣難以推動及發揮效果。在「慢漁」及「海洋保護區」均難以推動的情況下,看來只好努力來推「海鮮指南」,讓消費者自己來覺醒,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

四、為何要改變我們的海鮮文化
 海鮮文化固然是海洋文化之一環,是應該推廣並加以發揚光大,創意加值,使政府、漁民、權益人及消費者能創造多贏的局面。但目前大家只注重其衛生及產銷履歷(過程),及是否浪費食材,卻不關心吃的種類是否會瀕危,捕撈時是否符合永續及保育等。因此政府應要告訴民眾要如何買對魚、吃對魚、乃至於養對魚、捕對魚及釣對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已嘗試編印了一份《台灣的海鮮選擇指南(Taiwanese seafood guide)》的摺頁,並可在台灣魚類資料庫的網站上免費下載 (http://fishdb.sinica.edu.tw),手機版亦在今年中已上線。指南中包括一些建議可吃、避免吃及想清楚再吃的名單。另在選購海產時,也有下列的一些原則可以參考:養殖魚>海洋捕撈魚;常見種(量多)>稀有種;銀白色>有彩色;洄游種>定棲種;泥砂棲性>岩礁棲性;死魚>活魚;素(假)魚>真魚;不買遠道而來的海鮮(耗能);不買長壽的掠食魚(汞量高);不買養殖的蝦、鮭、鮪(以下雜魚為飼料),而選擇吳郭魚、鯉等(植物性蛋白);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 ─「底食原則」;不買非法及不永續漁法所捕撈的漁獲。所謂的「底食原則」是鼓勵大家多吃價廉量豐,位於食物網下層之漁獲物,因為食物網頂端的高級掠食者(消費者)之大型魚,種多但量少,易因過漁而滅絕;反之食物網底層的次級消費者之小型魚,雖種少但量多,且資源回復力較強,更何況目前海洋中的大型魚類已有八成已屬過漁狀態,亟需保育及復育。

五、結語
 海洋魚類提供人類20%的動物性蛋白質,開發中或未開發的沿海國家仰賴海產為生的比例更高,全球有數億人口仰賴漁業。此外,生物多樣性的價值除食用外,基礎研究、遺傳資源、仿生、生態旅遊之價值更高。文化、美學各方面亦極重要。正如在《全球壽司熱》影片中所說的「不為子孫著想,成功又有何意義」,我們要如何回答下一代對我們的質問,為何海鮮的資源在我們這一代被捕撈殆盡。印度國父甘地說過:「地球提供每一個人足夠的需求,但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貪婪」;「地球、空氣、土地和水並非祖先所遺留,而是我們向後代借來的,所以我們必須把上一代遺留給我們的遺產原封不動地傳承到後代」。海洋魚類資源很顯然在氣候變遷、海水酸化還沒有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前,已先會被人類的過漁、汙染、棲地破壞等人為因子的破壞而先消滅殆盡,這就是我們這一代太自私的後果所造成的不永續。希望大家能共同來努力,趁現在海裏大型魚還剩有10%,半數的珊瑚也還健在時,趕緊來復育挽救海洋資源、督促政府、也改變自己吃海鮮的習慣,讓我們的後代子孫仍還有機會可以吃到海裏的野生魚類,下海時能觀賞到美麗的珊瑚礁魚、科學家也還能以魚作材料來做更多有益民生福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