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宣慶 2002/10/19


鮟鱇魚目(Lohpiiformes)裡所有的成員,可分為5亞目,16個科,65個屬,約300種。他們一生都在海洋中度過,且大部分都生活在深海,鮟鱇魚最大的特徵就是有特化的第一背鰭鰭棘,活像是一支釣竿,釣竿末端是一些誘餌結構,稱之為餌球(Esca)。鮟鱇魚大多會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大嘴巴,可以很容易將獵物一口吞下。鮟鱇魚還有以下一些其他的特性,請大家仔細觀察喔!
1、沒有肋骨,所以胃可以撐的很大,甚至吃下比自己大的魚。
2、牙齒強壯且可向內倒伏,如倒勾般,只要進去口中的獵物就別想逃出來。
3、沒有一般魚類的鰓裂,取而代之的是鰓孔,而鰓孔位於胸鰭基部下方。
4、胸鰭通常具有肉柄,可以在海底或是珊瑚礁間爬行。
5、淺海的鮟鱇魚體色會跟環境相仿,用以欺敵。 
 
Pietsch(1984a)及Pietsch & Grobecker (1987)將他們區分為五大類(五個亞目),在此我們提供台灣較常見的代表種類,請大家比較看看,哪些是你常見的種類呢?他們是不是可以吃呢?


鋼毛擬鮟鱇(Lophiomus setigerus
鮟鱇魚,又稱為鵝魚(goosefishes),身體扁平(縱扁),頭相當寬大,最大可達到1公尺以上,日本人相當喜好吃鮟鱇魚火鍋,尤其是肝臟,據說相當美味,而歐洲近海國家則喜歡吃鮟鱇魚肉。
阿布氏單棘躄魚(Chaunx abei
單棘躄魚,又稱蟾蜍魚(sea toads),體色呈淺紅色,皮膚有淡黃色斑點,體型碩壯,具有很高食用價值,台灣漁民稱之為青蛙,大一點的魚可以賣到不錯的價錢,據說吃起來像青蛙肉。 

條紋躄魚(Phrynelox zebrinus

躄魚,又稱蛙魚(frogfishes),胸鰭呈臂狀,肌肉相當發達,適合在珊瑚礁間爬行,基本上他們用爬的會比用游的快多了。身體顏色具有相當多的變化,ㄒ有些種類非常漂亮,通常也會成為人們的水族寵物。

網紋棘茄魚(Halicmetus reticulatus
棘茄魚,又稱蝙蝠魚(bat fishes),身體通常呈扁平狀,全身佈滿很發達的結狀鱗,稱之為盾突(bucklers),所以大概也沒啥人想吃他。同時,他們也是擅長在海底爬行的一群,幾乎不太會游泳,這還是以前人所始料未及的哩! 
深海鮟鱇,身體通常呈黑色,具有相當發達的第一背鰭鰭棘,他們是所有鮟鱇魚中最奇特的一群魚類了,首先被發表的成員就是以”有角的魚”為名,這也是他們現在為什麼被稱為”角鮟鱇類(Ceratioid)”的緣故,陸續的發表有海中魔鬼(sea devils)、夢魚(drummers)...等,都是以他們奇特的外表而名。 


梵氏長角鮟鱇(Gigantactis vanhoeffeni ) 

深海鮟鱇佔鮟鱇魚目成員的一大半,總計有11科,35屬,約150種,他們跟一般所見鮟鱇魚的最大的差別是沒有腹鰭。但最主要的特徵還是在非常奇特的第一背鰭,我們稱之為吻觸手(illicium),或是釣竿結構(lure)。顧名思義,深海鮟鱇魚全都是生活在深海之中,但分佈水層相當廣泛,從大陸棚200公尺以下到6000公尺深海都有發現。我們所見的深海鮟鱇魚吻觸手末端通常有發光器(light organ),所以在我們的課本中所提到的燈籠魚,所指的就是深海鮟鱇魚,不過這跟實際燈籠魚目的魚可就差多了。 
全身呈黑色,沒有腹鰭,有著奇特且延長的釣竿結構是深海鮟鱇最主要的
特徵。圖為刺鮟鱇(Centrophryne spinilosa) 

雌雄雙型(Sexual dimorphism)是深海鮟鱇魚一個很大的特徵,雌雄成魚魚體有相當大的差異,幼魚在經過變態期之後,身體構造會朝向不同方面發展,雌魚越來越大,也有釣竿結構、兇猛且可下壓的牙齒、完整的鰭條…等;但是雄魚的釣竿結構慢慢會退化剩下基骨,牙齒是由上下顎骨骼所發展而成的齒骨(denticular),通常他們的成體大概都只有1-2公分左右,這樣的雄魚我們稱為矮雄(dwarf male),而雌魚成體最大甚至可達1公尺以上。這樣的發展是為了讓雄魚方便寄生在雌魚身上。
屬於寄生性(Parasite)的他們,某些科別為義務性寄生(obligatory),也就是一定要寄生,否則生殖腺就不會發育;而某些科別為兼性寄生(facultative),即可寄生也可不寄生;某些科別為完全不寄生(nonparasitic)。一但寄生之後,寄生部位就會有纖維及血管連接,雄魚會吸食雌魚血液為生,然後身體各部位會非常退化,僅剩精巢繼續發育。  

右上:看到寄生在這尾柄鮟鱇(Caulophryne jordani)的腹部的雄魚了嗎?

右下:有時候寄生的雄魚還不只一尾喔!這尾樹鬚鮟鱇(Edriolychnus schmidli)有三尾雄魚的寄生 



這尾新種蟾(Bufoceratias sp.)具有相當複雜的發光器構造。
發光器可說是深海鮟鱇最有用的利器,而現在我們也可以知道,提著燈籠的都是雌魚囉!
在發光魚的研究有相當多的報告,深海鮟鱇的發光系統是屬於細菌發光,在深海鮟鱇的小小燈籠裡,有著無數的發光腺(light grand)細胞,而這些細胞會提供相當舒適的生活環境給發光細菌,等細菌長的夠多了就可以提供足夠的光線,而這時發光腺細胞後部會有一反射層,將光線集中反射至同一個方向。
如此說來,深海鮟鱇魚的發光器一定是用來找個金龜婿囉!那可不一定,它的功用最主要當然是引誘深海中的生物前來,好來頓美味的饗宴。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日本人曾將冠鞭鮟鱇魚(Himantolophus)放在水族缸中存活八天,發現他的餌球會發出藍光,遇到危險時,會將發光菌噴出,就像是一團發光的迷霧般,用以迷惑敵人,爭取逃走的時間。
據研究,每一種深海鮟鱇餌球內共生的發光菌都不同,這些發光細菌是如何在茫茫深海中找到正確的魚種來寄生的呢?目前我們還不了解,但我們可以知道,在幼魚的某一個時期會有大量發光菌寄生,然後就開始大量繁衍,之後就不再接受寄生。 
 

以前有一種說法,深海魚只要張嘴等著表層的動物屍體掉下來就可以飽食了,事實不然,從”她們”的胃中,我們不難發現深海的蝦子以及巨口魚等生物,最近發現”塑膠袋”也是她們的最愛,這真是人們的奇異恩典呢!

這兩尾深海鮟鱇的胃中及口中分別有塑膠袋碎片。

右上:雙角鮟鱇Bufoceratias sp. 

下:吻長角鮟鱇Rhynchactis leptonema 



近年在台灣海域所發現深海鮟鱇魚中,每每總會發現他們的胃內容物會有塑膠袋的出現,這不禁讓我們反省,是否因為我們已對深海環境造成傷害?如今海洋充滿了人們丟棄的垃圾,以致於深海魚誤食塑膠袋的碎片或是釣魚線的現象比比皆是,如此繼續下去,那這些魚終有一天會因為我們的自私,而導致滅絕。


一般來說,深海鮟鱇的外觀形質有當大的特異性,幾乎每個科別都有一個很特別的構造,例如柄鮟鱇(Culophrynidae)有著相當長的鰭條;新角鮟鱇(Neoceratiidae)沒有釣竿,但卻有著相當多的勾狀牙齒長在嘴巴外圍四週;長角鮟鱇(Gigantactinidae)的釣竿可長達身體的三倍以上,如果魚體是30公分,那釣竿就是一公尺以上囉!吻長角鮟鱇(Rhynchactis)上下頷都沒有牙齒;還有冠鞭鮟鱇的表皮有許多骨板狀鱗片,所以台灣漁民給他一個有趣的名字叫鳳梨魚。
在發光器的分部方面,除在吻觸手末端具有餌球可發光以外,角鮟鱇科的魚在背部有二至三個肉阜(caruncles),也具有發光作用;奇鮟鱇屬(Thaumanichthys)發光器長在口中;雙角鮟鱇科(Diceratiidae)具有第二背鰭鰭棘特化的釣竿,也同樣具有發光作用。 

一般來說,深海鮟鱇幼魚會漂浮在表水層,隨浪漂流,等到過了變態期之後,成年魚體會漸往深層,深度大約在海洋中層至深層,約從200公尺到6000公尺皆可以發現他們,以全球區帶來說,大概從亞南極到亞北極都有他們的蹤跡,但地中海未曾發現過。 

鮟鱇魚的化石相當稀少,Pietsch & Lavenberg(1980)發表唯一的角鮟鱇類化石,無刺鮟鱇屬(Acentrophryne),其令人驚訝於其表面與現生種幾乎沒有顯著差異,他們也發現了鮟鱇魚及澳洲躄魚的化石。
還有一個趣事,分類做久了,總有人會開開學者的玩笑,有人發現發表冠鞭鮟鱇及奇鮟鱇(Thaumatichthyidae)兩個科別的作者,跟他們的魚有幾分神似哩! 

本研究共檢視近年自台灣海域所採集91尾標本,部分種類經與借調自國外標本館標本進行比對,共鑑定出8科15屬20種,其中包含6個新紀錄科,13個新紀錄屬,13個新紀錄種,5個新種,1尾變態雄魚,2尾雄魚仔魚,1尾雌魚仔魚。


新種夢鮟鱇 Oneirodes sp.1 
體長為96mm,夢鮟鱇科。

新種夢鮟鱇 Oneirodes sp2.
體長為101mm,夢鮟鱇科。

新種指鮟鱇  Chirophryne sp. 
體長46mm,夢鮟鱇科。

新種蟾鮟鱇 Bufoceratias sp. 
體長100mm,雙角鮟鱇科。

新種長角鮟鱇 Gigantactis sp. 
體長360mm,長角鮟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