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胸魚科之科解說

臺灣地區 褶胸魚科 計有魚種 15 種
科名:
Sternoptychidae  
發音 
科俗名:Marine hatchetfishes; Bristli-mouth fishes
中國大陸科名 褶胸魚科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
   
形態特徵:
體型細長到體型短高(標準體長大約10公分)。頭部比例大,在褶胸魚屬中頭長大於1/3標準體長。眼徑大於頭長的1/2。有些種類的銀斧魚屬,眼睛垂直向上凸出。口鼻部極短。口有犬齒。下頜的頜鬚(barbel)消失。有10個鰓條骨(只有褶胸魚屬例外,其鰓條骨為6個),3個位於上舌骨(epihyal);假鰓出現(在大部分的巨口魚中通常縮小或消失)。鰓耙發達。背鰭起點通常靠近身體的中點(帝光魚屬位於較前,薄光魚屬位於較後);背鰭第一支鰭骨或脊椎的上背棘在背鰭前方突出,特化為一背翼突(dorsal blade)。臀鰭基部長,有些屬的臀鰭中間會被一群發光器分成兩部份(例如銀光魚屬、銀斧魚屬及燭光魚屬)。背鰭鰭條6-20;臀鰭鰭條17-38;尾鰭叉狀;胸鰭鰭條11-18;腹鰭鰭條5-7。通常有脂鰭出現,除了在薄光魚(Araiophos eastropas)和蝸燭光魚(Polyipnus latirastrus)消失。有鱗片出現,易脫落。腹部發光器列由2顆或以上的發光器組成發光器叢。身體有兩列腹側發光器;OA 0-9;IV 10-18;VAV 3-6;AC 7-42;峽部有兩列成對的峽部發光器IP;鰓膜發光器BR為6個(索光魚屬為7個);1個眼眶發光器OBR;3個鰓蓋部發光器OP。四個胸鰭輻射骨。皮膚為銀色到透明白色,常有黑色色素斑點散布於身體;銀色皮膚或黑色色素沈澱,襯著發光組織構成發光器。有些種類在位於背側有色深的色塊或形成鞍狀側色素條,或不完全的條紋。全世界計2亞科,包括穆氏光魚亞科(Maurolicinae)7屬25種及褶胸魚亞科(Sternoptychinae)3屬42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2亞科6屬12種,以及3種未描述種(Shen et al., 1993;張君欣碩士論文, 2004)。  
棲所生態:
海洋發光魚類,生活於大洋中層或底層。一般棲息深度在150-1300公尺間,有些種類可達3000公尺。具有垂直洄游習性。有些種類白天體呈銀白色,夜晚則呈深色。可利用發光器誘捕獵物或吸引異性,主要以橈腳類、稚魚或其它浮游動物為食。 
Argyropelecus aculeatus棘銀斧魚
Argyropelecus affinis長銀斧魚
Argyropelecus gigas巨銀斧魚
Argyropelecus hemigymnus半裸銀斧魚
Argyropelecus sladeni斯氏銀斧魚
Maurolicus muelleri穆氏暗光魚
Polyipnus danae達納氏燭光魚
Polyipnus spinifer頭棘燭光魚
Polyipnus stereope閃電燭光魚
Polyipnus tridentifer三齒燭光魚
Polyipnus triphanos三燭光魚
Sternoptyx diaphana褶胸魚
Sternoptyx obscura暗色褶胸魚
Sternoptyx pseudobscura擬暗色褶胸魚
Valenciennellus tripunctulatus三斑叢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