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域魚卵圖鑑
日本鯷 Japanese anchovy
Engrauli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Engraulidae 鯷科, 俗名日本鮆,苦蚵仔、片口溫、勿仔、鱙仔, 為經濟性魚類
採集地:1998. 3 鹽寮海域
光鏡的發育時期:耳胞期
電鏡的發育時期:四細胞期
魚卵類型:浮性卵, 野生型
光學下: (A) 卵呈橢圓形, 分離浮性, 卵膜平滑, 卵徑 1.25 × 0.55mm, 無油球, 卵黃有粗龜裂, 胚體腹面具點狀黑色素斑; (B)孵化成仔魚, 背膜與腹鰭鰭膜均無色透明, 胚體細長 (阮, 1984;江及鄭, 1984;Mito, 1961)。電鏡下: (C) 卵為橢圓形; (D) 壁孔行排列, 具暈, 壁孔數約 118個/100μ㎡; (E) 卵門區域凸出於卵膜, 副孔不明顯; (F) 卵門通道內側有五條順時針方向的螺旋狀結構, 卵門直徑 4μm 。
日本到台灣北部最常見, 本省盛產於新竹以北、東北部及東部海岸線。 屬近海表層洄游性魚類, 在每年2, 3月時會大量由日本海域洄游南下到台灣東北部產卵,為春季產卵型。一年即可長成, 次年初春時即成熟, 再次洄游南下產卵。春季也成為宜蘭地區魩鱙漁業的主要魚種。 適合產卵的水溫為14~ 22℃, 約30小時即可孵化成仔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