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aphritis unoorum  
發音 
Acanthaphritis unoorum昂氏棘吻魚
by: 廖運志、邵廣昭
命名者 Suzuki & Nakabo, 1996 棲息深度 100 - 200公尺
中文名 昂氏棘吻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鱸鰧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39 Percop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昂氏棘吻魚 
最大體長 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鴨嘴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Nelson, J.S., 2000. Percophidae (duckbills).. p. 631. In: J.E. Randall and K.K.P. Lim (eds.) A checklist of the fish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Raffles Bull. Zool. (8):569-667.;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Suzuki, T. etc. 1996 Randall, J. E. etc. 2000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4616 ASIZP0068024 ASIZP0068417 ASIZP0075167 ASIZP0803785 ASIZP0806643 ASIZP0913785 ASIZP0916643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Duckbil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圓柱形,頭部縱扁,尾部側扁。眼大,兩眼彼此靠近。口大,上頜略長於下頜;前上頜骨連合處具一鬚狀皮質突起;吻端每側各具一前棘;上下頜及鋤骨具齒。體被圓鱗;側線沿延體中部直走,幾平直;頰部及鰓蓋骨具鱗。下鰓蓋膜後端延長,蓋住胸鰭基;鰓被架6。背鰭兩個,第一背鰭低而基底短,具弱硬棘IV-VI,第二背鰭基底延長,具軟條23-25;臀鰭與背鰭相對,具軟條28-30;胸鰭鰭條18-20;尾鰭截形,或略圓形。雄魚鰓蓋上具兩眼斑,雌魚則無。第一背鰭呈黑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沙泥質底部之大陸棚上。棲息深度在100-200公尺間。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到臺灣。臺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無經濟價值性,僅作學術研究。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