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ocepola limbata  
發音 
Acanthocepola limbata背點棘赤刀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5) 棲息深度 80 - 200公尺
中文名 背點棘赤刀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赤刀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07 Cepo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背點棘赤刀魚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紅簾魚、紅帶(澎湖)、紅獅公(澎湖)、紅新娘仔(澎湖) 
世界分布 日本至臺灣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Cepola limb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楊鴻嘉圖鑑 (金)  Cuvier, G. etc. 1835 楊鴻嘉, 楊誠國 1990 楊鴻嘉, 陳良德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楊鴻嘉, 陳良德 1995 楊鴻嘉, 張寶仁 1996 
典藏標本 ASIZP0058381 ASIZP0059451 ASIZP0059583 ASIZP0061524 ASIZP0064704 ASIZP0064840 ASIZP0064947 ASIZP0079016 ASIZP0080392 ASIZP0700212 ASIZP0800054 ASIZP0800446 ASIZP0800447 ASIZP0806568 ASIZP0910054 ASIZP0910446 ASIZP0910447 ASIZP0916568 CAS15246 CAS30325 FRIP00010 FRIP00011 FRIP21321 FWO1749-T NMMBP00028 NMMBP00153 NMMBP01228 NMMBP04162 NMMSTP00751 NMNSF00479 NTMP0553 NTMP1135 NTUM05356 NTUM05357 NTUM06222 NTUM06223 SIO90-151d ...列出全部38筆...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2016-01-29,Chia-Hao Chang,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4-10-30,Chia-Hao Chang,CO1,96% 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Band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甚延長而側扁,呈帶型,體長可達體高7.4倍以上。口裂寬大而傾斜,吻極短。頜齒細弱,1列,尖端微向後彎;鋤骨及腭骨均無齒。前鰓蓋骨下角具1棘,後緣鋸齒狀,約具6-7強棘。前頜骨與上頜骨間無黑斑。鰓裂大,鰓膜彼此分離,且與峽部分離。肛門位於胸鰭下方。體被細小圓鱗。背鰭及臀鰭基底長,並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僅有鰭條,但分節不明顯,後端鰭條也不分支;背鰭軟條數102-104;臀鰭軟條數105-107;尾鰭尖形。體一致為橘紅色,背部色深,腹部較淡;體側無任何斑紋;背鰭前部具一明顯大黑斑點。

棲所生態

棲息於深度在80-100公尺處之砂底或泥底質水域的底棲性魚類。通常挖掘洞穴,藏身其中,並以頭上尾下的立姿於洞穴周緣捕食獲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自日本本州中部至臺灣。臺灣主要分布於西部、東部及東北部之海域為主。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是較常見之魚體。在日本的產量頗多,日本某些地方將其打成魚漿做成魚餅食之,臺灣一般以煎食使用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