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opagrus pacificus
Acanthopagrus pacificus太平洋棘鯛
by: 李柏鋒
命名者 Iwatsuki, Kume & Yoshino 2010 棲息深度 1 - 50公尺
中文名 太平洋棘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8 Sp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太平洋棘鯛 
最大體長 50 cmSL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烏格、烏鯮、番黑格( 澎湖 )、正烏格(台南安平)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日本琉球 
同種異名 Acanthopagrus berda, Acanthopagrus sp., Mylio berda, Mylio latus, Sparus berda, Sparus hasta   
參考文獻 Iwatsuki, Y., M. Kume and T. Yoshino (2010) A new species, Acanthopagrus pacificus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Pisces, Sparidae).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 (Ser. A) v. 36 (no. 4): 115-130.  
典藏標本 ASIZP0054475 ASIZP0055461 ASIZP0058843 ASIZP0059523 ASIZP0059835 ASIZP0064925 ASIZP0064975 ASIZP0064989 ASIZP0070112 ASIZP0070266 ASIZP0070953 ASIZP0074077 ASIZP0074445 ASIZP0074446 ASIZP0074447 ASIZP0074502 ASIZP0074660 ASIZP0075292 ASIZP0800204 ASIZP0800205 ASIZP0800208 ASIZP0804156 ASIZP0804262 ASIZP0807007 ASIZP0910204 ASIZP0910205 ASIZP0910208 ASIZP0914156 ASIZP0917007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Pacific seabream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高而側扁,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1.9-2.3倍,體呈橢圓形,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尖;頰鱗列數為5-6列。口端位;上下頜約等長,唇厚;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3對,兩側具臼齒4列,下頜前端具圓錐齒2-3對,兩側具臼齒3列;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3.5列鱗。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強,第IV或V棘最長;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棘強大,臀鰭鰭條數為III, 8;胸鰭中長,達臀鰭第一硬棘;尾鰭叉形。體灰白至暗黑色,體側具金黃色之點狀縱帶;鰓蓋具黑色緣;側線起點及胸鰭腋部各有一黑點。背鰭灰色至透明無色;胸鰭在魚體新鮮時會呈現橘紅色、腹鰭及臀鰭為暗灰色(和呈現鮮黃色之黃鰭棘鯛不同),有時在鰭膜間具黑紋;尾鰭灰色具暗色緣。(2016/02/03 李茂熒、曹德祺、林沛立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在泥地或砂質底地形之陸棚或沿岸海域,會進入河口或淡水域中。幼魚時期棲息在灣內平緩之半淡鹹水域。以多毛類、軟體動物、甲殼類、棘皮動物及其他小魚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於日本南端、菲律賓,印尼,澳洲北部以及台灣海域皆有發現記錄。 

漁業利用

本種為高級食用魚,可為流刺網、延繩釣、一支釣等漁法所獲。肉味鮮美,炭烤、清蒸、紅燒、煮湯皆不錯。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