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urus bariene  
發音 
Acanthurus bariene肩斑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esson, 1831 棲息深度 0 - 30公尺
中文名 肩斑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鰓斑刺尾魚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粗皮仔、黑點粗皮鯛、紅皮倒吊、倒吊(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Offack Bay, Waigui 
同種異名 Acanthurus kingii, Acanthurus nummifer, Hepatus bariene, Rhombotides nummifer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70394 FRIP21215 FRIP21519 NMMBP01189 NMMBP06377 NMMBP06378 NMMBP06558 NTUM00020Paratype NTUM00750 NTUM00751  
英文俗名 Roundspot surgeonfish; Black-spot surgeonfish; Bariene surge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明顯凸出,成魚越是明顯。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體一致為黃褐至暗褐色,具許多不顯的灰藍色波狀縱線;在鰓蓋的上緣,緊接著眼睛後方,具一稍大於瞳孔之黑色圓斑;圓斑的後方,由鰓蓋上緣至胸鰭基部上方,具一條橙色之橫帶。背鰭橘黃色外,背鰭及臀鰭的基底及鰭緣各具一暗藍色紋,鰭緣的上下方另具數條細的藍色縱線;尾鰭基部有一白橫帶,上下葉則呈橘黃色;尾柄棘溝黑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清澈而面海的礁區斜坡,棲息深度一般在15公尺以下,有時可達30公尺以下,單獨或成對出現。幼魚則活動於水淺且有遮蔽的礁區,通常是在軟珊瑚之間,深度在0-3公尺處。以裸露礁石上的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自馬爾地夫至西太平洋。臺灣分布於東北部、東部、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及蘭嶼等。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一支釣、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