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phyocypris kikuchii  
發音 
Aphyocypris kikuchii菊池氏細鯽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Oshima, 1919)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菊池氏細鯽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鯉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菊池細鯽 
最大體長 8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美達卡、Medaka(臺東地方俗名)、散魚仔、吉氏細鯽、臺細鯽、瘦魚、車栓仔、竹篙鑣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北部、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花蓮 
同種異名 Phoxiscus kikuch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臺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  Oshima, M. 191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張永州 2004 陳義雄, 張詠青, 邵廣昭 2005 H.-D. Lin, K.-C. Hsu, K.-T. Shao, Y.-C. Chang, J.-P. Wang, C.-J. Lin, etc. 2008 
典藏標本 ASIZP0057349 ASIZP0058917 ASIZP0065193 ASIZP0065194 ASIZP0065195 ASIZP0068980 ASIZP0072762 ASIZP0072763 ASIZP0072764 ASIZP0072765 ASIZP0072766 ASIZP0072767 ASIZP0801053 ASIZP0801054 ASIZP0801055 ASIZP0911053 ASIZP0911054 ASIZP0911055 FMNH59099Holotype FRIP00782 NMMBP02680 NMMBP03905 NMMBP05478 NMMSTP00661 NMNSF00152 NMNSF01373 NMNSF01501-A NMNSF01501-F NTHUB01864 NTHUB01868 NTHUB01870 NTOUP201011-605 NTUM02166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Medaka; Kikuchi's minnow; Taiwan green chub; Taiwan Venus 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EN 2017淡水魚紅皮書:EN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具不完全的腹稜。頭中大,頂部略平坦。吻圓鈍。口端位,下頜略突出,且較長於上頜,口裂向下斜走;唇薄,無觸鬚。咽頭齒2列,齒式5.3—4.4。體被圓鱗;側線不完整,僅延伸至腹鰭基部上方;側線鱗數僅10-11;整體縱列鱗則約30枚。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2(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2(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體呈淺黃褐色,背部微黃綠色,腹部灰白,成魚體側自眼後至尾鰭基部有一灰藍色的縱線;各鰭微黃而白色。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性活潑,善跳躍。主要棲息於緩水流之河渠或池沼中,尤其是水生植物繁生之水域,以掉落水面之昆蟲和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臺灣的特有種。主要分布於臺灣東部的花蓮、臺東及宜蘭等地。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較不為人注意,或可油炸食之,亦可當觀賞用魚,但應防其跳躍出水面。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