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entriscus scutatus  
發音 
Centriscus scutatus玻甲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棲息深度 3 - 100公尺
中文名 玻甲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玻甲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99 Centrisc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玻甲魚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蝦魚、玻璃魚、甲香魚、刀片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東印度 
同種異名 Centricus scutatus, Centriscus capito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MNH90065 ASIZP0053857 ASIZP0054745 ASIZP0055437 ASIZP0055668 ASIZP0061305 ASIZP0063611 ASIZP0074536 ASIZP0080180 ASIZP0916890 FMNH59149Holotype FRIP00024 FRIP00196 NMMBP00006 NMMBP01176 NMMBP01206 NMMBP04687 NMMBP04688 NMNSF00241 NMNSF00243 NMNSF00456 NMNSF01609 NTMP0857 NTUM05372 NTUM05373 NTUM05375 NTUM05376 NTUM05377 NTUM05378 SIO69-427 SIO70-274b  
英文俗名 Wafer; Grooved razorfish; Grooved razor-fish; Grooved shrimpfish; Guttersnip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極側扁,體表被透明之薄骨板。頭中大;吻突出而呈管狀。眼間隔凹入而有一縱走溝。口端位,很小;無頜齒。背鰭第一硬棘長而尖,位於體之末緣,與體之骨板癒合,不可移動;第二背鰭、尾鰭及臀鰭均彎向下方;胸鰭發達,側位。無側線。體側沒有顯著之黑色縱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內海或沿岸珊瑚礁區,常常成群躲入珊瑚枝芽或海膽棘叢中逃避敵人的追捕;游泳的姿勢以倒立較為常見,但遇到危險要迅速游動時,亦可以水平方式,頭前尾後的向前竄游。以浮游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紅海、阿拉伯海,東至新幾內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南部、西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等。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