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repane longimana  
發音 
Drepane longimana條紋雞籠鯧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 Schneider, 1801) 棲息深度 3 - 50公尺
中文名 條紋雞籠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雞籠鯧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92 Drepan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條紋雞籠鯧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銅盤仔、金龍、雞倉、咬破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度 
同種異名 Chaetodon longimanus, Drepane longimanus, Drepane punct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569 MTP0027 NMMBP00109 NMMBP01309 NMMBP05521 NMMSTP00848 NMNSF00326 NMNSF00952 NTMP1246 NTMP1350 NTUM06284 NTUM06944 NTUM07027 RUSI35658 SIO90-151 USNM00177440  
英文俗名 Sicklefish; Concertina fish; Barred sicklefish; Concertina-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近菱形,側扁而高;枕脊高起。眼中大。口小。吻短;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達眼前緣下方;兩頜齒細小呈帶狀;鋤骨與腭骨無齒。鰓膜與峽部相連,但不橫過峽部癒合成皮褶;前鰓蓋下緣具鋸齒。鰾之側面有15對分枝繁多之盲管突起。體被中大圓鱗,頭部腹面、吻及眼間隔處均無鱗;背、臀鰭具低鞘鱗;腹鰭具腋鱗;側線弧形。背鰭前方具向前平棘;背鰭硬棘與軟條間具缺刻;背、臀鰭軟條後部成圓形;胸鰭尖長;尾鰭雙截形或圓形。體灰色;體側具4-9條黑色橫帶。各鰭淺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溫暖的沿海礁區及礁石與泥沙交錯的地方,偶而也會游到河口覓食,對於不同鹽度的環境,適應力相當高。日行性,為雜食性魚種,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菲律賓,北至琉球,南至澳洲。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及西部等。 

漁業利用

為中體型之食用魚,一般以底拖網、船釣、延繩釣、及流刺網等均會捕獲。肉質尚稱細嫩,類似白鯧。由於身上有美麗的紋路,也是水族館的常客。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