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Iniistius pentadactylus
Iniistius pentadactylus五指項鰭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棲息深度 2 - 18公尺
中文名 五指項鰭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五指項鰭魚 
最大體長 2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五指連鰭唇魚、扁礫仔、紅姑娘仔、紅新娘、豎停仔、胭脂冷、角龍、平倍良、五指楔鯛、五指離鰭鯛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 
同種異名 Coryphaena pentadactyla, Hemipteronotus pentadactylus, Novacula sexmaculata, Xirichthys cyanirostris, Xyrichthys virens, Xyrichtys pentadactylos, Xyrichtys pentadactylus, Xyrichtys viren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Ishihara, H. etc. 1978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290 ASIZP0056410 ASIZP0057451 ASIZP0057522 ASIZP0057708 ASIZP0058298 ASIZP0059602 NMMBP03041 NMMBP03352 NMMBP04179 NMMSTP00119 NTMP0297 NTOU-AE6069 NTOU-AE6071 NTUM01272 NTUM04689 NTUM04690 NTUM04725 NTUM07139 NTUM07140 NTUM07526  
英文俗名 Redspot razorfish; Fivefinger razorfish; Five-finger wrasse; Fivefinger wrass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極側扁;背緣銳脊狀,高陡隆起;頭部眼上方圓,往下至吻部幾垂直。吻鈍;口中大,前位,略可向前伸出;上下頜各具錐形牙一行,前端各具彎形犬齒各一對。前鰓蓋邊緣具鋸齒。體被中大圓鱗;頰部被鱗片,自眼下方延伸至口緣下方,約有 8列垂直鱗;鰓蓋背面被鱗。D. IX, 12;A. III, 12;P. 12;L.l. 20-21+4-5;G.R. 7-8+12-14;背鰭前二棘與其後之背棘以膜相連,其間膜具深缺刻;尾鰭小且為圓形。雌魚體淡橄欖綠色,體側鱗片大多具一紅橙色小斑點,側線與胸鰭端間具一大灰黑色斑塊,胸鰭下方具一白色斑塊,其上之鱗片多具有橙紅緣;雄魚側線與胸鰭端間之灰黑色斑點色較淡,眼後與側線前方間有一列4-6個如眼大之紅點或黑點,背鰭偏粉紅,臀鰭具多條橙紅色細縱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區外圍的沙地上,最好還有海藻生長的地方,可供它偶爾躲藏。堅硬的錐形牙與犬齒是它啃食貝類及底棲無脊椎動物的最好利器,連全身多刺的海膽也難逃被它啃食的命運。生性頗為膽小,當它一受到驚嚇,會立刻將頭鑽入砂中,並努力將身體藏入其中,以躲避敵害。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紅海、東非到中西太平洋,北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大堡礁海域等。臺灣西南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非食用經濟魚種。臺灣分布較稀少。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