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acolor niger  
發音 
Macolor niger黑背羽鰓笛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棲息深度 3 - 90公尺
中文名 黑背羽鰓笛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笛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0 Lutj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體羽鰓笛鯛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琉球黑毛、黑雞仔、黑加脊、黑加誌、厚嘴唇(臺東)、番毛(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紅海 
同種異名 Diacope macolor, Macolor macolor, Macolor macularis, Macolor typus, Sciaena nigr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orsskål, P. 177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345 ASIZP0058253 ASIZP0061381 ASIZP0070742 ASIZP0805836 ASIZP0915836 FRIP00663 FRIP21133 FRIP21264 NMMBP06503 NMMSTP01001 NTOUP201006-353 NTUM04481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Black & white snapper; Black snapper; Black-and-white snapper; Black and white seaperch; Black and white snapper; Black beaut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高而側扁;呈長橢圓形。口中大;上下頜具細小齒帶,外列齒擴大,前端具4-6犬齒;鋤骨具齒。前鰓蓋下緣具一深缺刻。鰓耙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60-70枚,此一特徵使其有別於笛鯛科其它魚種。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與臀鰭基底上多少被鱗;側線完全,鱗列數49-58。幼魚時,背鰭硬軟鰭條間就已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不延長而較前方鰭條短;背鰭硬棘X,軟條13-14(14者居多);臀鰭硬棘III,軟條11;幼魚時,腹鰭就已寬而短;尾鰭叉形。成魚體色一致為灰黑色,頭部沒有藍色縱紋及斑點;幼魚體側上半部黑色有白斑,下半部白色有一條黑色寬闊縱帶,有一黑色寬橫帶貫通眼部,各鰭黑色。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笛鯛亞科(Lutjaninae)。

棲所生態

沿岸珊瑚礁向海面陡坡區,水深5-90公尺處。幼魚時,獨自游動;成魚後,三兩成群。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Samoa,南自澳洲,北迄日本南部。臺灣發現於東部綠島、蘭嶼及南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一支釣、流刺網或定置網漁網漁法捕獲。煎食或煮湯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