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rotonibea diacanthus  
發音 
Protonibea diacanthus雙棘原黃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2) 棲息深度 3 - 60公尺
中文名 雙棘原黃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石首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1 Sciae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雙棘原黃姑魚 
最大體長 1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鮸仔魚、黑鮸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 
同種異名 Corvina catalea, Corvina maculata, Corvina nigromaculata, Corvina platycephala, Johnius cataleus, Johnius diacanthus, Johnius valenciennii, Lutjanus diacanthus, Nibea diacanthus, Protonibea diacantha, Pseudosciaena diacanthus, Sciaena antarctica rex, Sciaena diacanthus ...共14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Lacepede, B. G. E. 1802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9000 ASIZP0059651 ASIZP0080487 ASIZP0080777 ASIZP0080778 ASIZP0807513 ASIZP0807514 ASIZP0917513 ASIZP0917514 NMMSTP00991 NTMP0638 NTUM07224 NTUM07308 NTUM07316 NTUM07451 NTUM07452 NTUM07453 NTUM07454 NTUM07591 ROM72022  
英文俗名 Slate-cod croaker; Two-spined jewfish; Spotted croaker; Blackspotted croaker; Black jewfish; Blackspotted croack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背部稍隆起。頭略尖;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長於下頜,上頜骨後緣達瞳孔之後;上頜最外列齒擴大,下頜齒內列齒擴大;吻緣孔5個,中央緣孔為側裂型,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在外側緣孔處吻緣葉成3片狀; 吻上孔3個呈弧形排列,中央上孔較大;頦孔6個,中央2孔很接近,中央頦孔隔成2孔成狹縫型;眼眶下緣達前上頜骨頂水平線。鼻孔2個,圓形,後鼻孔較大。前鰓蓋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 鰓耙粗短,最長鰓耙只有鰓絲的1/3。吻端及眼下部為圓鱗,餘皆被櫛鱗;臀鰭基有列鞘鱗,背鰭軟條基部有2列鞘鱗,尾鰭靠基部的1/3布滿小圓鱗。耳石為原始黃姑魚型,背緣平直,另由前緣經腹緣至後緣形成3/4圓弧。胸鰭基上緣點稍前於腹鰭基起點,位於鰓蓋末端下方;背鰭基起點遠在胸鰭基起點後;幼魚尾鰭為尖形,成魚為楔形。腹腔膜無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8個;鰾為原始黃姑魚型,附枝18對,呈對生狀,前後附枝不重疊,第二對特別大。體側上半部灰黑色,下半部銀白色;在胸鰭基水平線以上散部許多瞳孔般大小之不規則黑斑,幼魚黑斑較少,但有5條4-5鱗列寬的黑橫帶,橫帶自背鰭基延伸至胸鰭基上緣點的水平線,分別在背鰭棘部之前、背棘後部下方、背鰭軟條部前部下方、臀鰭基後及尾柄上。背鰭褐色有瞳孔般大小的黑斑,尾鰭上半葉褐色有不規則小黑斑,下半葉黑色;胸鰭﹑臀鰭及腹鰭黑色。鰓腔黑色。口腔白色。

棲所生態

近沿海底棲性,活動於10-60公尺深水域內之泥底海床,亦被發現河口域或受潮汐影響所及之河川下游。以小魚及甲殼類等為食。產卵季在7-8月間。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阿拉伯灣,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迄澳洲北部。臺灣分布於西部、北部及澎湖較多。 

漁業利用

本種為中大型食用魚,肉質佳,油炸、糖醋均宜,在中東及印度等地區常鹽漬後製成魚乾出售。主要漁法為底拖網,沒有明顯盛產期。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