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hinobatos formosensis  
發音 
Rhinobatos formosensis臺灣琵琶鱝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Norman, 1926 棲息深度 0 - 119公尺
中文名 臺灣琵琶鱝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琵琶鱝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47 Rhinoba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臺灣犁頭鰩 
最大體長 73 cmTL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飯匙鯊、魴仔、湯匙(澎湖)、[魚本]仔(澎湖)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 
同種異名 Rhinobatus formosensis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臺灣產板鰓魚類之研究 第七報臺灣產梨頭鱝類及其一新種 (鄧火土,1959);3. Ebert, D. A., W. T. White, H.-C. Ho, P. R. Last, K. Nakaya, B. Séret, N. Straube, G. J. P. Naylor and M. R. C. de Carvalho (2013) 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the chondrichthyans of Taiwan. Zootaxa 3752 (no. 1): 279-386.   Norman, J. R. 192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BMNH1862.1.26.69-70Syntype FRIP00937 NMMBP04280 NTMP1242 NTOU-AE6198 NTUM06680 NTUM06802 RUSI35849  
英文俗名 Taiwan guitar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吻長,尖端鈍圓,側緣略為凹入;其眼眶以前之長度為噴水孔間隔之3.4倍,口前之長為口寬之3.4倍。吻背突起稜比較狹長,全長多少分為兩條,僅在吻端接近,向後端略為分岐。眼窩以前之吻長為眼徑之4.1倍,眼徑加出水孔徑約與兩出水孔間隔相等。噴水孔之外褶發育完善,內褶則小型。鼻孔中庸大,斜位,寬度為其1.5倍,或約與兩鼻孔間隔之1.3倍;其與吻側編織水平距離較鼻孔長度略小。前鼻瓣向兩鼻孔間隔區伸展至鼻孔內緣之線。口裂近於平直。第一背鰭高度約為其長度之兩倍,起點位於相當腹鰭基底之距離大於兩背鰭間隔,鰭基底長度約為兩背鰭間隔之1/3。皮膚上有小齒狀突起,但摩之平滑;背部中央線;眼眶周圍及噴水孔上方,各有一列痕跡的瘤狀突起;出水孔上方者須以放大鏡始可看到。體上部褐色,吻軟骨兩側面透明,體腹面白色,尾兩側之皮褶白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本種可能是薛氏琵琶鱝(Rhinobatos schlegelii )的同種異名(Ebert et al. 2013),是需要再進一步研究的魚種。(林沛立編修 2016/05/31)

棲所生態

食甲殼類動物及魚類,棲息於近海砂質底層。  

地理分布

分布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台灣等海域。台灣產於西部、北部及東北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肉質不佳,經濟價值低,但有時會被製成魚乾製品。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