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ilurus asotus  
發音 
Silurus asotus鯰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中文名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鯰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147 Sil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鯰 
最大體長 1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鯰魚、念仔魚、廉仔、鯤魚、黃骨魚 
世界分布 臺灣、中國、東南亞、日本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亞洲 
同種異名 Parasilurus asotus, Parasilurus asotus asotus, Parasilurus japonicus, Silurus bedfordi, Silurus cinereus, Silurus dahuricus, Silurus dauuricus, Silurus japonicus, Silurus punct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4188 ASIZP0058068 ASIZP0071108 ASIZP0072965 ASIZP0072966 ASIZP0072967 ASIZP0804425 ASIZP0805590 ASIZP0805591 ASIZP0805592 ASIZP0914425 ASIZP0915590 ASIZP0915591 ASIZP0915592 BMNH1862.12.6.24 BMNH1866.6.8.25 FRIP00819 NMMBP05749 NMMBP05750 NMMBP06262 NMMBP06691 NMMBP06692 NMMBP06693 NMMBP06694 NMMSTP00460 NMNSF00068 NMNSF00072 NMNSF00698 NMNSF00804 NMNSF01210-A NMNSF01210-F NMNSF01319 NTHUB01770 NTHUB01771 NTMP0004 NTMP0255 NTMP0580 ...列出全部66筆...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Chinese catfish; Amur catfish; Japanese catfish; Far Eastern ca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NT 2017淡水魚紅皮書:NT
形態特徵

體前部粗圓,尾部側扁,頭部寬平。吻短而寬圓。兩對鼻孔,前鼻孔有一根短管,近吻端。口裂大,上位,下頜稍突出。兩頜均有一行絨毛狀齒。幼魚時有鬚3對,成魚時下頜鬚退化僅有1對,上頜鬚比頭稍長,下頜鬚為上頜鬚長的1/3~1/5。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側線平直,沿體側中部而伸達尾基。黏液孔發達,成行排列於側線上方。背鰭短小,僅具5軟條;臀鰭長,後方與尾鰭相連,具70-85軟條;胸鰭具有1鋸齒狀之硬棘,12-14軟條。體呈暗灰色或灰黃色,體背側灰黑色,腹部白色,體側有不規則的白斑或不明顯的斑紋。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底棲性,主要棲息於水生植物叢生的靜水域或緩水流處。白天在草叢間或石縫洞穴中,夜間出來活動。肉食性魚類,性兇猛而貪食,以蝦、小魚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中國大陸東部、朝鮮、東南亞。臺灣西部、南部的河川與池塘均有分布,但野生族群量已少,目前以南部養殖較多。 

漁業利用

為養殖食用魚種,肉嫩味美,通常以煮湯或紅燒,亦可燉中藥食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