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icrocanthus strigatus  
發音 
Microcanthus strigatus柴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31)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柴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91 Kyphos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細刺魚 
最大體長 16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斑馬、條紋蝶、花身婆(臺東)、米統仔(澎湖)、花身婆(澎湖)、苦湳盤仔(澎湖) 
世界分布 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Chaetodon strigatus, Micrognathus strig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楊鴻嘉圖鑑 (金)  Cuvier, G. etc. 1831 Fraser-Brunner, A. 1945 Watanabe, M. etc. 1946 朱元鼎 編 1985 楊鴻嘉, 楊誠國 1990 楊鴻嘉, 陳良德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楊鴻嘉, 陳良德 1995 楊鴻嘉, 張寶仁 1996 
典藏標本 ASIZP0055735 ASIZP0059130 ASIZP0059576 ASIZP0060483 ASIZP0062769 ASIZP0070408 ASIZP0070735 ASIZP0070972 ASIZP0071054 ASIZP0071079 ASIZP0072790 ASIZP0072794 ASIZP0073035 ASIZP0080231 ASIZP0700031 ASIZP0804258 ASIZP0804259 ASIZP0804260 ASIZP0805462 ASIZP0805465 ASIZP0805845 ASIZP0915462 ASIZP0915465 ASIZP0915845 BPBMI23103 FRIP03106 FRIP21019 FRIP21728 MTP0050 MTP0066 MTP0140 NMMBP00120 NMMBP00979 NMMBP01161 NMMBP01320 NMMBP03234 NMMBP04482 NTUM00009Paratype ...列出全部55筆...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Stripey; Convict fish; Butterfly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高而側扁,呈長卵形。頭小而吻尖。眼較大。口小,前位,口裂近水平。頜齒多行,尖細,呈刷毛狀;鋤骨、腭骨均無齒。側線完全,側線鱗數56-60。背鰭硬棘X-XI,軟條數17-18;臀鰭III,軟條數14-16;尾鰭微凹。體一致為黃色,體側具5條微斜的黑色縱帶,最上方之縱帶由背鰭起點延伸至背鰭中央軟條部之後緣;最下方之縱帶由吻端貫通眼徑延伸至臀鰭起點。背、腹及臀鰭黃色;背及臀鰭上亦有黑色縱帶;胸鰭淡黃色;尾鰭淡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岩岸礁石區或潟湖區,亦常見於潮地內。雜食性,以海藻及底棲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區,為反赤道分布的魚種,北半球分布自中國至夏威夷群島,包括臺灣、日本,南半球主要分布於澳洲。臺灣分布於北部及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刺網及手釣,或潛水捕捉,全年皆產,但產量不大,食用經濟價值較低。顏色亮麗,可當觀賞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