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Orectolobus japonicus  
發音 
Orectolobus japonicus日本鬚鯊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egan, 1906 棲息深度 5 - 110公尺
中文名 日本鬚鯊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鬚鯊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11 Orectolob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日本鬚鯊 
最大體長 10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虎沙、破布鯊(澎湖)、狗檨仔(澎湖)、貓公檨(澎湖)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Crossorhinus barbatus, Crossorhinus lobatus, Orectolobus barbatus   
參考文獻 1. Ebert, D. A. , W. T. White, H. C. Ho, P. R. Last, K. Nakaya, B. Séret, N. Straube, G. J. P. Naylor & M. R. C. de Carvalho. 2013. 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the chondrichthyans of Taiwan. Zootaxa 3752 (no. 1): 279-386.  Regan, C. T. 1906 Compagno, L.J.V. 1984 Compagno, L.J.V.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朱元鼎, 孟慶聞 等編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60545 ASIZP0060844 ASIZP0063518 ASIZP0075037 NTUM01609 NTUM04315 NTUM04316  
英文俗名 Japanese wobbegong; Fringe shark; Japanese carpet shark 
瀕危狀態 DD IUCN 瀕危狀態:數據缺乏(DD)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寬扁,後部細小。頭相當寬扁,眼前方及下方具5-6枚肉垂或皮瓣。吻寬短,前緣圓形,背面平坦。眼橢圓形,上側位,無瞬膜;眼上方無乳突。鼻孔下側位,鼻孔緣具長而尖凸分枝之鬚;具鼻褶;具口鼻溝。噴水孔中大,大於眼徑。鰓裂小,第四及第五鰓裂不重疊,內鰓不具濾器。口裂中大,近於前位;齒側扁而尖銳,上頜前部具犬齒3列,下頜則為2列,具中央齒尖,側邊小齒尖或有或無。背鰭2個,頗高,第一背鰭起點在腹鰭基底之中部後;第二背鰭起點在腹鰭與臀鰭間;胸鰭與腹鰭略小,彼此遠隔;臀鰭小,起於尾鰭之前;尾鰭狹小,尾椎骨不上揚,上葉略發達;尾鰭下葉低平而延長,但前部不突出,後部具缺刻。體呈鏽褐色,體背具寬而明顯之深色鞍狀斑,斑之邊緣呈鋸齒,中間具淡色點,各鞍狀斑間具淺色寬網狀線。各鰭亦具深淺交錯之斑紋。以前所記載之斑紋鬚鯊(Orectolobus maculatus)為澳洲南部特有種,臺灣的紀錄只是本種之誤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近海海藻多的礁區。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行動緩慢。卵胎生,一次可產下約20尾仔魚。夜行性。令人畏懼的尖牙,使其存著潛在性的危險。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臺灣 、越南及菲律賓。臺灣分布於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在臺灣偶而被漁民以延繩釣捕獲,為不常見之魚種,可食用,但產量較少,比較不具經濟價值,而在日本西部則被大量食用。大型水族館偶有展示。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