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phyrna mokarran  
發音 
Sphyrna mokarran無溝雙髻鯊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Rüppell, 1837) 棲息深度 1 - 80公尺
中文名 無溝雙髻鯊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雙髻鯊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30 Sphyr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無溝雙髻鯊 
最大體長 61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無溝丫髻鯊、犛頭沙、雙髻鯊、雙過仔、八鰭丫髻鮫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北部、東北部、綠島 
棲息環境 大洋、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紅海 
同種異名 Sphyrna lewini, Sphyrna ligo, Sphyrna mokorran, Sphyrna tudes, Sphyrna zygaena, Zygaena dissimilis, Zygaena mokarran, Zygaena tude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Schwartz, F.J. etc. 1981 Schwartz, F.J. 1983 Compagno, L.J.V. 1984 Compagno, L.J.V.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朱元鼎, 孟慶聞 等編 2001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Squat-headed hammerhead shark; Great hammerhead shark; Great hammerhead 
瀕危狀態 DD IUCN 瀕危狀態:數據缺乏(DD)  2000-06-30  華盛頓公約附錄2 華盛頓公約附錄2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而粗壯。頭前部平扁,兩側特別擴展,形成很寬的鎚狀突出,狀似廣闊之丫髻狀。吻部短而寬,前緣呈波浪狀,中央區顯然凹入。眼小,圓形,瞬膜發達。前鼻溝發育不完全,甚至沒有發育。口裂大,弧形;上下頜齒同型,側扁三角形,齒頭傾斜,邊緣具鋸齒,不具小齒尖。噴水孔缺如。第一背鰭高大,前緣略傾斜,鐮刀形,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第二背鰭中型,起點於臀鰭起點後方;腹鰭後緣稍凹入;臀鰭等大於第二背鰭;胸鰭中大,後緣略凹入;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體背棕色,腹部白色。背鰭上部具黑緣;胸、腹及臀鰭緣淡色。

棲所生態

棲息沿岸至外洋性之中表層魚類,亦常出現於大陸棚或島棚的水域,偶也見於內灣或潟湖區。具有洄游習性。肉食性,以其他軟、硬骨魚類及頭足類、甲殼類等底棲生物為食。具攻擊性,對人類具有潛在性危險。胎生,一胎可產下13-42 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45-60公分。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溫、熱帶水域。臺灣北部及東部海域可發現其蹤跡。 

漁業利用

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魚肉紅燒或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