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Glaucostegus granulatus
Glaucostegus granulatus顆粒藍吻琵琶鱝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Cuvier, 1829)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顆粒藍吻琵琶鱝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琵琶鱝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47 Rhinoba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顆粒藍吻犁頭鰩 
最大體長 28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顆粒琵琶鱝、飯匙鯊、魴仔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印度 
同種異名 Rhinobatos granulates, Rhinobatos granulatus, Rhinobatus acutus, Rhinobatus granulatus, Scobatus granul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產板鰓魚類之研究 第七報臺灣產梨頭鱝類及其一新種 (鄧火土,195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033 NTUM03789  
英文俗名 Sharpnose guitarfish; Rough shovelnose ray; Granulated shovelnose ray; Granulated guitar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以前所記載之Rhinobatos granulatus Cuvier, 1829為本種之同種異名。體盤長度大於寬度,約為全體長之1/3倍。尾部約為體長之一半,吻端至口較體長之1/5為長,吻長而尖,邊緣平直。眼小,頭長(至第五鰓裂)為其8.75至12.8倍。眼眶以前之吻長為兩噴水孔間隔之4倍,口前吻長為口寬之3.11倍。吻背突起稜狹窄,全長之大部分均彼此接近,向後端略為分岐。吻長為眼徑之7.25至9倍,兩噴水孔間隔為眼徑家噴水孔徑之1.91倍。噴水孔具兩褶,外褶薄弱,內褶發育不全或缺如,鼻孔中等長,斜位,口寬為其1.78倍,鼻孔長度較兩鼻孔間隔略長(1.07倍);前鼻瓣極少內向發展。口近於平直。第一背鰭高度為基底長度之兩倍,起點在腹鰭之後一腹鰭基底長處,其與腹鰭基底之距離略較兩背鰭間隔為長(2.07倍);兩背鰭間隔為第一背鰭基底長度之1.71倍。背部、肩胛區域、頭頂及吻背突起稜等,均有大型齒狀突起,體背部中央線、眼前與噴水孔上方、吻部突起稜之兩側及兩肩部等,均有一列基底寬闊而側扁且逆鈎之瘤狀突起。體銹褐色,吻軟骨之兩側及腹面均白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本種可能是藍吻琵琶鱝(Glaucostegus typus )的誤鑑(Ebert et al. 2013),是需要再進一步研究的魚種。(林沛立編修 2016/05/31)

棲所生態

食甲殼類動物及魚類,棲息於近海砂質底層。  

地理分布

中國、東非、菲律賓、東印度、日本、印度西部、錫蘭及紅海。  

漁業利用

肉質不佳,經濟價值低,但有時會被製成魚乾製品。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