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nguilla japonica  
發音 
Anguilla japonica日本鰻鱺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棲息深度 0 - 公尺
中文名 日本鰻鱺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鰻鱺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74 Anguil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日本鰻鱺 
最大體長 1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白鰻、日本鰻、正鰻、白鱔、鰻鱺、土鰻(澎湖)、淡水鰻(澎湖) 
世界分布 日本至東中國海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Anguilla angustidens, Anguilla manabei, Anguilla nigricans, Anguilla remifera, Muraena pekin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常見魚介貝類圖說(下)-魚類(邵主編, 1996);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3(FAO,1999)  Cheng, T. S.  Böhlke, J. E. 1949 Böhlke, J. E. 1949 Matsui, I. 1957 Matsui, I. etc. 1959 Matsui, I. etc. 1971 Tabeta, O. etc. 1973 Tabeta, O. etc. 1975 Tabeta, O. etc. 1975 Tzeng, W. N. 1990 Tzeng, W. N. etc. 1992 Ozawa, T. 1992 桑自剛 199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hen, Y. L., H. Y. Chen etc. 1994 Tzeng, W. N. 1994 Tzeng, W. N. etc. 1994 Tzeng, W. N. etc. 1995 Cheng, P. W. etc. 1996 邵廣昭 編 1996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Han, Y. S. etc. 2003 Yamada, Y., A. Okamura, S. Tanaka, N. Mikawa, N. Horie, T. Utoh, A. Akazawa,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8795 ASIZP0060161 ASIZP0060611 ASIZP0060851 ASIZP0061363 ASIZP0062766 ASIZP0068749 ASIZP0068760 ASIZP0068761 ASIZP0068812 ASIZP0068813 ASIZP0068823 ASIZP0068940 ASIZP0068947 ASIZP0069280 ASIZP0069281 ASIZP0070304 ASIZP0071106 ASIZP0071111 ASIZP0074832 ASIZP0076470 ASIZP0076488 ASIZP0076502 ASIZP0077049 ASIZP0077145 ASIZP0077178 ASIZP0078335 ASIZP0080536 ASIZP0804421 ASIZP0804422 ASIZP0807239 ASIZP0807464 ASIZP0914421 ASIZP0914422 ASIZP0917239 ASIZP0917464 FRIP00049 ...列出全部73筆...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2016-07-15,Yung-Chieh,CO1,100%
英文俗名 Japanese eel; Freshwater eel; Eel 
瀕危狀態 EN IUCN 瀕危狀態:瀕危(EN)     CR 2017淡水魚紅皮書:CR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呈蛇狀,尾部側扁。頭中大,呈鈍錐形。口大而開於吻端,微斜裂而達眼後緣下方;下頜略突出於上頜。背鰭和臀鰭都是低平而一直延伸到尾部,和尾鰭連結成一體而不易區分彼此;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之距離短於頭長,且背鰭起點至肛門距離約為體長之9%;無腹鰭;胸鰭位於鰓蓋後方,略呈圓形。鱗片細小而埋藏於皮下。脊椎骨數為112-119。體表無任何花紋,體背部為深灰色而稍帶綠色,腹部則為白色。

棲所生態

屬於典型的兩側洄游性魚類,因其入海產卵的生態習性,又可進一布細分為降河性洄游魚類(Catadromons fishes),日本鰻的生活史涵蓋溪流與海洋。每年秋季時,成熟的日本鰻從河川降海後,最終來到菲律賓東部外海的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深海產卵,母魚產完卵後便死亡。卵孵化之後成長為外型與柳葉相似的柳葉鰻(leptocephalus)以利隨著黑潮海流長距離漂送,隨著漂流時間加長,到了東北亞的台灣、中國、韓國以及日本的大陸棚時,逐漸成長為體型呈流線型的玻璃鰻(glass eel),具備較佳的游泳能力,隨後脫離黑潮進入東北亞地區的沿岸水域,等待上溯至河川,幼鰻來到河口域時身上出現色素,成長為鰻線(elver)。鰻線最後進入河川棲息,逐漸成長至黃鰻(yellow eel),經過4、5年之後,長成為銀鰻(silver eel),成熟的銀鰻最後降海,返回馬里亞納群島深海域產卵,完成其生活史。日本鰻終其一生大多數時間生存於溪流之中,在溪流中行底棲生活,偏好棲息於泥沙底質的緩水域礫石堆或石縫中。與溪流中較常見的鱸鰻不同,日本鰻在溪流中主要棲息在中、下游以及河口河段。成魚為肉食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水生動物為主食。亞洲國家包括臺灣之日本鰻均來自同一產卵場,即Mariana島以西之北赤道洋流區 (15°N~140°E) ,卵孵化為柳葉幼生 (leptocephali) 後,展開南北漂流2000公里,約百餘日後變態為鰻線 (elver),順黑潮海流北上,歷經30-50天游至菲律賓、臺灣、中國及日本東岸之河口溯河而上。 

地理分布

成鰻主要分布於東北亞地區,包括日本、韓國、臺灣、中國,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也可見到少數族群。臺灣廣泛分布於全島以及金門的淡水域與半淡鹹水域。 

漁業利用

野生白鰻已不常見,市場所見之白鰻多為沿海撈捕之鰻線養殖而成的,為臺灣外銷主要魚種,以南部養殖較多。近年來鰻線數量日益減少,而有以歐洲鰻替代者。本種以燒烤、煮湯、紅燒食之,目前以加工製作蒲燒鰻較多。 鰻魚保育與管理:每年冬季是臺灣沿海漁民捕撈鰻苗的季節,但近年河川鰻魚數量日益減少,為兼顧漁民生計並使部分鰻苗得以溯河成長,農委會102年9月9日發布「鰻苗捕撈漁期管制規定」,其重點如下: 1.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止,禁止於距岸3浬內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水域以任何方式捕撈鰻苗。但有下列情形之ㄧ者,不在此限: (1)於花蓮縣、臺東縣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水域捕撈鰻苗。 (2)基於學術研究目的,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 2.於未禁止捕撈期間捕撈鰻苗者,應遵守依國家公園法、野生動物保育法、文化資產保存法、漁業法及其他法令訂定保育區、禁漁區之規定。 3.違反規定者,依漁業法第65條第5款規定,核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除了管制鰻苗捕撈,讓部分鰻苗得以溯河洄游成長,增裕鰻魚資源外,為了讓成鰻降河產卵,同時輔導13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公告轄屬至少一條河川之中下游流域,全年禁止以任何方式捕撈鰻魚,尤其宜蘭縣更公告全縣境內河川全流域禁止捕撈鰻魚,以進行鰻魚棲地保護工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