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ndidia barbata
Candidia barbata臺灣鬚鱲
by: 張詠青
命名者 (Regan, 1908)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臺灣鬚鱲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鯉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鬚鱲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憨仔魚、一枝花、山鰱仔、臺灣馬口魚、馬口、臺灣馬口鱲、臺灣縱紋鱲、豆仔魚(臺東)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日月潭 
同種異名 Candidia barbatus, Opsariichthys barbatus, Zacco barbata, Zacco barb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臺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  Regan, C. T. 190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陳義雄, 張詠青, 邵廣昭 2005 
典藏標本 ASIZP0065744 ASIZP0065749 ASIZP0073334 ASIZP0073335 ASIZP0073336 ASIZP0074455 ASIZP0074657 ASIZP0074658 ASIZP0080150 ASIZP0080151 ASIZP0080189 ASIZP0080226 ASIZP0801322 ASIZP0801323 ASIZP0805915 ASIZP0805916 ASIZP0805917 ASIZP0911322 ASIZP0911323 ASIZP0915915 ASIZP0915916 ASIZP0915917  
典藏基因2008-03-24,Chia-Hao Chang,CO1,95% 2012-01-02,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Lake Candidius dace; Formosan stripe dac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2017淡水魚紅皮書:LC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腹鰭基部後方具不完全的腹稜。頭中大。吻略短。口端位,口裂中大,向後達眼前緣下方;口裂末端有一對細小的紅色觸鬚。成熟雄魚的上頜較為前突,且略呈鉤狀。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完整,由鰓蓋的上緣向腹側明顯下彎呈弧形;側線鱗數54-57。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體背側呈灰褐色,腹部灰白,體側自前鰓蓋的後緣至尾鰭基部有一極為明顯的藍黑色縱帶;成熟雄魚的吻部有極為明顯而尖銳的追星,其頭部下側、腹部、胸鰭及腹鰭均呈鮮紅色;雌魚的體色較淡;各鰭微黃至白色。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低溫而清澈的水域,游泳能力強,多棲息在河川中、上游及支流。其族群大多喜好在潭尾、潭邊的淺灘以及潭頭較緩流處活動;稚魚則會成群地聚集在溪流兩岸的緩流處覓食。雜食性,極為貪食,有時體型會變的極度肥胖。 

地理分布

臺灣的特有種,普遍分布於西部各河川以及恆春半島西側的小溪流中。 

漁業利用

油炸或紅燒皆宜,亦可飼養於水缸內,極易飼養,但需防其跳出缸外。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