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Hemimyzon formosanus
Hemimyzon formosanus臺灣間爬岩鰍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oulenger, 1894)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臺灣間爬岩鰍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爬鰍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07 Balito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臺灣間吸鰍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臺灣石爬子、石貼仔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中部 
同種異名 Hemimyzon formosanum, Homaloptera formosan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  Boulenger, G. A. 189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樂佩琦 等編 Yue Peiqi et al. (eds.) 2000 
典藏標本 ASIZP0056979 ASIZP0057988 ASIZP0059633 ASIZP0062079 ASIZP0065740 ASIZP0072757 ASIZP0072758 ASIZP0072759 ASIZP0801326 ASIZP0805439 ASIZP0805440 ASIZP0805441 ASIZP0911326 ASIZP0915439 ASIZP0915440 ASIZP0915441 BMNH1894.11.14.11Holotype NMMBP02673 NMMBP03936 NMMBP03978 NMMBP03979 NMMBP05601 NMMBP05638 NMMBP05904 NMMBP05971 NMMSTP00658 NMNSF00192 NMNSF00284 NMNSF01033 NMNSF01034 NMNSF01359 NMNSF01465 NTHUB00764 NTHUB00778 NTHUB00786 NTHUB00803 NTHUB00809 ...列出全部93筆...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Formosan river loac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VU 2017淡水魚紅皮書:VU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扁平,後部側扁。頭部至腹鰭之間的身體呈三角形,腹面頗為平坦。頭中大,平扁。吻部略呈圓弧狀。口下位,口裂略呈弧狀。上頜上方的腹面具2-3對短鬚。體被細小圓鱗,頭部及胸部的內側均裸出無鱗。側線完全。背鰭基部較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後上方,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向兩側平展,後緣完全分離,4-5(不分枝軟條)+ 9-11(分枝軟條);胸鰭寬大而平展,末端幾達腹鰭前緣;尾鰭凹形。體色變異大,體呈淺橄欖綠、或墨綠、或黑褐色等,體背及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深色斑;各鰭淡黃褐色,背、尾鰭具有暗色點狀條紋。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好棲息於河川的中、上游湍急的河段。底棲性,常以扁平的身體及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雜食性,以刮食石頭上之藻類,以及捕食水生昆蟲、或攝食有機碎屑等為食。 

地理分布

臺灣特有種。分布於臺灣北部及西部的溪河中、上游。 

漁業利用

魚體較小,食用價值低,但其體色花紋富變化,生活習性特殊,或可飼養成觀賞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