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ufoceratias shaoi  
發音 
Bufoceratias shaoi邵氏蟾蜍角鮟鱇
by:
命名者 Pietsch, Ho & Chen, 2004 棲息深度 500 - 1200公尺
中文名 邵氏蟾蜍角鮟鱇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雙角鮟鱇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38 Dicerat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邵氏蟾鮟鱇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邵氏蟾鮟鱇、深海鮟鱇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臺灣東北部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Ho & Shao (2019), Zootaxa, 4702(1):10–18.   Pietsch, T. W.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9952Paratype ASIZP0061796Holotype ASIZP0062950 ASIZP0804891 ASIZP0914891  
英文俗名 Shao's double angl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身體側扁,呈圓盤形;表皮具有發達微細棘;口中大,口裂未延伸過眼部睛;蝶耳骨具棘;胸鰭位於身體中央偏後、無色素覆蓋;鰓孔位於胸鰭基部後方;背鰭及臀鰭鰭條僅非常少部分皮膚具色素覆蓋;尾鰭鰭條皮膚無色素覆蓋;背鰭、尾鰭及臀鰭幾乎相連接,尾柄部位不明顯;吻觸手基部位在背部中央。牙齒分佈不甚密集,下頷齒略為較強壯且長;鋤骨較為平直,牙齒左右各四齒。吻觸手長73% SL;頭長45% SL;頭高52% SL;額骨外側最窄長12% SL;兩蝶耳骨棘長32% SL;上頷長35% SL;下頷長50% SL;眼部睛直徑長5% SL。吻觸手末端餌球具複雜分支;除側分支及細絲末端外皆有色素覆蓋;前附肢可分為兩束,可分為兩束,位於餌球上方及側面,一束有四條主分支長有細絲,另一束為數量相當多的細絲所構成;側分支一對,約位於餌球基部,具有數條較粗短之主分支,其間及上面皆長有數個細小但長度不一之細絲;最下方主分支基部有短小之細絲,其餘則無;末端乳突分支位於餌球上,無其他細絲附著,不具色素;開孔位於末端乳突後方基部。

棲所生態

屬大洋深層性,可能接近底棲。 

地理分布

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及西太平洋臺灣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近期採自印尼東印度洋側(Ho et al., 2016)。 

漁業利用

無。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