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Hypoatherina valenciennei  
發音 
Hypoatherina valenciennei凡氏下銀漢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3)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凡氏下銀漢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銀漢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51 Ather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凡氏下銀漢魚 
最大體長 1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鱙仔、硬鱗(澎湖)、豆殼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蘇門答臘 
同種異名 Allanetta bleekeri, Allanetta valenciennei, Atherina bleekeri, Atherina valenciennei, Atherina valenciennesi, Atherina valenciennesii, Haplocheilus argyrotaenia, Hypoatherina bleekeri, Hypoatherina woodwardi, Pranesus valencienne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Fish of Japan(Nakabo, 2002)  Ivantsoff, W. etc. 198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8553 ASIZP0062606 MTP0019 NMMBP05519 NTMP0862 NTUM02029 NTUM06184 NTUM06427 NTUM06451 USNM00332925  
英文俗名 Sumatran silverside; Valencienne's hardyhea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呈圓柱形。頭及眼中度大小;頭部無小棘列。前上頜骨短,其末端延伸至眼前緣,前上突起長而窄,其長約為眼徑之1/3到1/2;側突起寬而短;下頜各側之後部明顯高聳。兩頜齒細小,絨毛狀;口蓋骨及鋤骨均有齒。前鰓蓋骨後緣有缺刻。鰓耙長且細,等於或長於眼徑,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0-26。體側具弱櫛鱗,中央側列鱗數43-46,背前鱗17-23,背鰭間鱗6-8。第一背鰭具棘IV-VII;第二背鰭具I棘,8-10軟條;臀鰭具I棘,10-13軟條;胸鰭14-16軟條。肛門位於腹鰭正中央。體背部藍綠色而略透明,有時帶銀色光澤,腹部白色;體側具一銀色縱帶,約1.5個鱗片寬。各鰭透明,有時稍暗色或帶暗色緣。

棲所生態

主要成群棲息於砂泥底質的海岸和礁區緣,可進入河口區,通常移動緩慢,以成群來迷惑掠食者。主要以動物性浮游生物及浮游性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是海洋中極為重要之餌料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水域,由印尼至所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幾內亞等。臺灣四周海域均有。 

漁業利用

較少見魚種,不具經濟價值,稚魚多被混入鱙仔魚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