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Ostichthys sheni  
發音 
Ostichthys sheni沈氏骨鱗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hen, Shao & Mok, 1990 棲息深度 50 - 200公尺
中文名 沈氏骨鱗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金鱗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82 Holocent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沈氏骨鰃 
最大體長 1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金鱗甲、鐵甲兵、瀾公妾、鐵線婆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高雄中洲 
同種異名 Ostichthys japonic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8);Chen, J-P., K.-T. Shao and H-K Mok, 1990. A review of the myripristin fishes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Bull. Inst. Zool., Academia Sinica 29(4):249-264  Chen, J.-P., K.-T. Shao,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5888 ASIZP0074741 ASIZP0800686 ASIZP0910686 FRIP00768 NMMBP00140 NTUM07668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Sea gold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鼻骨間的凹溝V字形。眼大。口端位,裂斜;主上頜骨長未端達眼後緣;頜骨、鋤骨及腭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體被大型粗櫛鱗,後緣具小棘;側線完全,側線鱗數28-30,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3.5。鰓耙數6-7+11-13=19-20。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I,軟條13;最後一棘稍長或等長於前一棘。臀鰭有硬棘 IV ,軟條11;胸鰭軟條 17;尾鰭深叉形。體淡紅色,無明顯之白色斑紋。

棲所生態

夜行性的魚種,白天躲在洞穴或礁岩下,晚上出來活動覓食,是深水型金鱗魚類。以底棲性的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臺灣的東北及西南部。 

漁業利用

稀有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