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ephalopholis sexmaculata  
發音 
Cephalopholis sexmaculata六斑九刺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üppell, 1830) 棲息深度 6 - 200公尺
中文名 六斑九刺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六斑九棘鱸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六斑鱠、過魚、石斑、鱠仔(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紅海 
同種異名 Cephalopholis coatesi, Cephalopholis gibbus, Cephalopholis leopardus, Cephalopholis miniatus, Cephalopholis sexmaculatus, Epinephelus leopardus, Epinephelus sexmaculatus, Serranus leopardus, Serranus sexmaculatus, Serranus zanan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etc. 1985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033 FRIP21561  
英文俗名 Six-banded grouper; Six-blotch rockcod; Sixblotch hind; Sixband cod; Sixspot rockcod; Six-spotted rockcod; Sixspot grouper; Cave grouper; Freckled rock cod; Freckled rock-co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65-3.05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稍能活動,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後緣之下方;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下頜內側齒尖銳,排列不規則,可向內倒狀;鋤骨和腭骨具絨毛狀齒。前鰓蓋緣圓,而幼魚時尚可見鋸齒緣,成魚後則平滑;下鰓蓋及間鰓蓋微具鋸齒,但埋於皮下。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4;縱列鱗數95-108。背鰭連續,有硬棘IX枚,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腹鰭腹位,末端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約略等長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呈橘紅色;體側、頭部及奇鰭散佈藍色小斑點,而以頭部及奇鰭上之藍色斑較密集;另頭部上之藍色斑點延長成線狀。體側具4條暗色橫帶,但常不顯著,而橫帶於背鰭基部呈黑色,形成4個黑色大斑塊;尾柄背側另有2個較小之黑色斑塊。

棲所生態

一般棲息於水深6-150公尺處之礁石區,夜間巡游於淺水域,日間則游至深水域。性害羞,常見其躲於洞穴中或外礁斜坡邊。主要以魚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中太平洋各群島,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臺灣主要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食用魚,一般以一支釣、魚槍或魚籠捕獲。煮湯是極佳的作法,肉質好,味道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