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osus  
發音 
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osus斑帶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Peters, 1865) 棲息深度 1 - 230公尺
中文名 斑帶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帶點石斑魚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罔仔、竹節鱠、擬青石斑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Epinephelus akaara, Epinephelus diacanthus, 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atus, Serranus fasciatomaculos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6171 ASIZP0070351 ASIZP0074923 ASIZP0076161 ASIZP0078377 ASIZP0079493 ASIZP0700319 ASIZP0806485 ASIZP0807077 ASIZP0807148 ASIZP0916485 ASIZP0917077 ASIZP0917148 BPBMI23056 FRIP00403 FRIP20253 NMMBP02406 NMMBP04985 NMMBP06380 NTMP0167 NTMP0747 NTUM01787 NTUM06114 NTUM06862 NTUM07467 NTUM07474 NTUM08299 NTUM08300 NTUM08301 RUSI28046 USNM00300445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6-01-26,Yu-Ming,CO1,100% 2016-01-27,HAN-YANG,CO1,100%
英文俗名 Rock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8-3.3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微凹。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3列。鰓耙數7-8+14-16。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8-52;縱列鱗數92-106。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淡灰褐色,散佈許多小暗褐色、黃褐色或紅褐色斑點;體側另具5條不顯之略斜橫帶,前四條上端延伸至背鰭,近腹部分叉。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淺的岩礁區。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南中國海、臺灣及日本南部。臺灣南部產量較多。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