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melanostigma  
發音 
Epinephelus melanostigma黑點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chultz, 1953 棲息深度 1 - 375公尺
中文名 黑點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斑石斑魚 
最大體長 3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薩摩亞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Schultz, L.P. 195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319 ASIZP0057325 ASIZP0059547 ASIZP0063429 ASIZP0063466 ASIZP0074958 ASIZP0806505 ASIZP0916505 MTP0034 NMMBP02331 NMMBP02490 NMMBP03207 NMMBP04950 NMMBP04957 NMMBP04961 NMMSTP00217 NTUM08328 NTUM08329 NTUM08330 NTUM08331 NTUM08332 NTUM08373 RUSI28218 USNM00272346 USNM00292723  
英文俗名 Sea bass; One-blotch grouper; One-blotch rockcod; Blackspot honeycomb grouper; Blackspot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3-3.4倍。頭背部略斜直;眶間區平坦。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鰓耙數8-9+16-17。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6-68;縱列鱗數83-9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體側及各鰭呈淺褐色,滿佈六角形暗斑,斑間隔極狹。體背硬棘第VIII-XI棘之基底有1個大黑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礁砂混合區,幼魚則生活在砂泥底水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南非,東至太平洋中部。臺灣南部、西部、東部及澎湖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中小型石斑魚,不是經濟性魚種。偶以延繩釣或底拖網等捕獲,產量極為稀少。可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