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lesiops coeruleolineatus  
發音 
Plesiops coeruleolineatus藍線七夕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üppell, 1835 棲息深度 1 - 23公尺
中文名 藍線七夕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七夕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44 Plesiop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藍線鮗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七夕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小琉球、蘭嶼、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Pharopteryx melas, Pharopteryx semeion, Plesiops caeruleolineatus, Plesiops corallicola, Plesiops melas, Plesiops nigricans, Plesiops nigricans apoda, Plesiops semeion, Plesiops welas, Pseudochromichthys riukian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159 ASIZP0055190 ASIZP0058783 ASIZP0059078 ASIZP0059314 ASIZP0059387 ASIZP0060451 ASIZP0070415 ASIZP0070427 ASIZP0071005 ASIZP0072192 ASIZP0803367 ASIZP0913367 BPBMI23263 FRIP22353 NMMBP00088 NMMBP02737 NMMBP08587 NMNSF00400 NTOUP200611-813 NTOUP200611-814 NTOUP200611-815 NTOUP200712-072 NTOUP201203-038 NTOUP201203-128 NTOUP201203-129 NTUM04430 NTUM04568 NTUM05773 NTUM06120 NTUM06172 NTUM06337 NTUM07010 NTUM07012 NTUM07013 USNM00211304 USNM00274560 ...列出全部41筆... 
英文俗名 Red-tipped longfin; Red-tipped prettyfin; Crimsontip longfin; Banded devil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部圓。眼中大。吻短。口中型,可伸縮;上下頜等長,具有絨毛狀或犬齒,另具鋤骨齒及口蓋骨齒。體側之側線兩條:在上方者接近背鰭基部;另一條則近尾部中央,有孔鱗數分別為18-21 / 6-13。背鰭單一,硬棘部較長且鰭膜間具深刻,具硬棘XI,軟條7;臀鰭硬棘III,軟條8-9;腹鰭硬棘I,軟條4,特別發達,經常延長且粗壯;尾鰭圓形。體呈黑或棕色;眼後具有兩條不甚明顯暗色狹帶。各鰭與體同色,背鰭及臀鰭末端呈橘色至紅色,中央部位有一條藍色細線;尾鰭近後緣具橘色至紅色之弧形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池、沿岸內或潟湖區內石礫底或珊瑚礁盤之水域。白天躲於洞穴或石縫間,晚上則游至開放水域捕食甲殼類及小魚等。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東非、紅海,東至大洋洲,北至日本南部,南迄澳洲。臺灣主要分布於南部、東部、蘭嶼及小琉球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食用價值,唯體色豔麗,為海水觀賞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