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haetodon rafflesii  
發音 
Chaetodon rafflesii雷氏蝴蝶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Anonymous [Bennett], 1830 棲息深度 1 - 15公尺
中文名 雷氏蝴蝶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蝴蝶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93 Chaetodon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格紋蝴蝶魚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網蝶、蝶仔(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蘇門達臘 
同種異名 Anisochaetodon rafflesi, Chaetodon dahli, Chaetodon princeps, Chaetodon rafflesi, Chaetodon rafflessi, Chaetodon sebae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Bennett, E. T. 183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7089 ASIZP0057779 FRIP21101 NTUM00656 NTUM01418 NTUM08030  
英文俗名 Raffle's butterflyfish; Latticed butterflyfish; Latticed coral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平直,鼻區處凹陷。吻突出而尖,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上下頜齒各具7-8列。體被中型鱗片,角形;側線向上陡昇至背鰭第X-XI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背鰭單一,硬棘XII-XIII,軟條21-23;臀鰭硬棘III,軟條19。體及頭部檸檬黃色;體側鱗片具斑點,形成平行交叉之條紋;頭部具窄於眼徑黑色眼帶,僅向下延伸至鰓蓋緣。各鰭皆黃色;背鰭軟條後緣黑色;臀鰭緣具一窄黑紋;尾鰭有一黑色帶,末稍灰黑色。幼魚背鰭軟條部具眼點,隨著成長而漸消失。

棲所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叢生的潟湖、礁盤或面海的礁區。性膽小,一有危險即躲入石縫中。肉食性,以海葵、多毛類和珊瑚蟲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自斯里藍卡至土木土群島,北可自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大堡礁。臺灣分布於南北礁岸。 

漁業利用

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雖有觀賞價值,但屬於珊瑚礁魚類,故應留在海中供潛水旅遊觀賞,不宜捕撈或食用。為罕見的蝴蝶魚種類。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