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Hirundichthys rondeletii  
發音 
Hirundichthys rondeletii隆氏細身飛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47)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中文名 隆氏細身飛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飛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53 Exocoe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翼文鰩魚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隆氏巨飛魚、飛烏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大洋、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意大利那不勒斯 
同種異名 Cypselurus polyethmus, Cypsilurus rondeletii, Danichthys cribrosus, Danichthys rondeleti, Danichthys rondeletii, Danichthys rondelettii, Exocoetus brachycephalus, Exocoetus cribrosa, Exocoetus dowii, Exocoetus lamellifer, Exocoetus rondeletii, Exocoetus rubescens, Exocoetus rufipinnis ...共20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Subtropical flyingfish; Blackwing flyingfish; Flying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略側扁,較一般飛魚為細。體長為頭長之4.3-4.9倍,為體高之5.8-6.7倍,頭長短於背鰭起點至尾鰭上葉起點之距離。吻鈍短。口開於前端,上下頜約略等長;兩頜有齒,齒細小;腭骨無齒。鼻孔兩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7-9 +17-22 = 24-31。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線甚低,近腹緣,在胸部不分枝,具鱗50-54;背前鱗28-32;側線上鱗6。背鰭無棘,位於體之後部,具軟條10-12,鰭膜上無黑色斑;臀鰭起點在背鰭第3軟條基底之前,具軟條11-12;胸鰭末端到尾鰭上葉起點,第1及2鰭條不分歧,一致呈暗色,僅鰭下緣具淡色帶;腹鰭長,末端達臀鰭基底,其基底至尾鰭中央鰭條末端之距離略等於至眼中央之距離,一致呈淡色;尾鰭發達,深開叉,下葉較長。脊椎骨數45-46。幼魚無鬚。

棲所生態

大洋洄游性魚種,生活於近海或淺海域之表水層,同時也分布於開放水域。受驚嚇時會利用其特化的胸鰭躍出水面作長距離的滑翔。主要以橈腳類及端腳類等浮游生物為食。所產的卵團具有黏絲,可附著於漂游物或底棲海藻上。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亞熱帶水域。臺灣分布於東北部水域。 

漁業利用

臺灣較少見,並非重要之食用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