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Hyporhamphus taiwanensis  
發音 
Hyporhamphus taiwanensis臺灣下鱵
by: R. Kuntz & W. Wells
命名者 Collette & Su, 1986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臺灣下鱵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鱵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54 Hemiramp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臺灣下鱵魚 
最大體長 15.1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補網師、水針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北部 
棲息環境 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基隆河 
同種異名 Hyporhamphus occipital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3)  Collette, B. B. etc. 198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MNH20324Paratype USNM00191155Holotype USNM00278991Paratype  
英文俗名 Taiwan halfbeak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細長,側扁,標準體長為頭長之之4.9-5.5倍,為體高之10.3-12.8倍。鼻孔突不呈絲狀。下頜延長成喙狀,喙長約為頭長之1.5倍;上頜短小,其頂部呈三角形,被鱗,三角形之長小於或略等於其寬(長∕寬=0.76~0.96)。眼前溝單一,不向後分支。上下頜具微細單峰齒,但下頜之後部具三峰齒。第一鰓弓上鰓耙29-33。體被圓鱗;側線位低,於胸鰭基底下方具一向上分支,向上延伸至胸鰭基底;背前鱗52-61。鰾為單室型。背鰭與臀鰭對在,後位,臀鰭起點在背鰭第1-3軟條之下方,背鰭具13-16軟條,臀鰭具15-19軟條;胸鰭較短,標準體長為胸鰭長之7.2-9.9倍;腹鰭短小,胸鰭基底至腹鰭基底之間距為腹鰭基底至尾鰭下葉基底之0.88-0.98倍;尾鰭淺開叉,下葉略長於上葉。體背呈淺灰藍,腹部白色,體側中間有一條銀白色縱帶,無垂直暗斑;喙為黑色,前端具明亮之橘紅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河口區,生態習性不詳。 

地理分布

僅知分布於臺灣淡水河。 

漁業利用

目前僅有模式標本,無任何其它標本可尋,可能已絕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