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Konosirus punctatus  
發音 
Konosirus punctatus窩斑鰶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棲息深度 10 - 50公尺
中文名 窩斑鰶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鯡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7 Clup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斑鰶 
最大體長 3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扁屏仔、油魚、海鯽仔 
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日本西南海岸 
同種異名 Chatoessus aquosus, Chatoessus punctatus, Clupanodon punctatus, Nealosa punct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Matsushita Katsumi etc. 1974 Takita, T. 1978 Takita, T. 1978 Whitehead, P. J. P.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世義 編著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60881 ASIZP0071552 ASIZP0074733 ASIZP0700370 FRIP01275 MTP0037 MTP0058 MTP0178 NMMBP01181 NMMBP01951 NMMBP04421 NMMBP04933 NMMBP05149 NMMSTP00947 NTMP0656 NTUM06274 NTUM06755 ROM71793  
英文俗名 Spotted sardine; Dotted gizzard shad; Konoshiro gizzard shad; Gizzard sha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卵圓形,側扁,腹緣具鋸齒狀的稜鱗,18-20+14-17個。頭中大。吻短而鈍。眼側位,脂性眼瞼發達。口略為亞端位,略向下傾斜;無齒;上頜略突出於下頜,前上頜骨中間有凹陷,上頜骨末端不向下彎曲,向後延伸至眼中部下方。鰓蓋光滑。體被較小圓鱗,不易脫落,縱列鱗53-58;背鰭前中線鱗不為稜鱗;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5-18,末端軟條延長如絲;臀鰭起點於背鰭基底後方,具軟條20-26;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綠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鰓蓋後上方具一大黑斑,其後有8-9列黑色小點狀縱帶。背鰭、胸鰭、尾鰭淡黃色;餘鰭淡色。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有時會進入河口域、半淡鹼水之河川下游、內灣或潟湖區內產卵。群游性。以浮游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東中國海、臺灣至南中國海、香港等。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產量不高之次經濟性魚種。主要漁法為流刺網、拖網與圍網。一般多醃漬後出售,生鮮時可適合煎炸後食用,或製成魚粉。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