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unckerocampus dactyliophorus
Dunckerocampus dactyliophorus帶紋斑節海龍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3) 棲息深度 0 - 25公尺
中文名 帶紋斑節海龍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海龍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95 Syngnat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帶紋斑節海龍 
最大體長 19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帶紋矛吻海龍、黑環海龍、海龍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小琉球、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尼雅加達 
同種異名 Acanthognathus caulleryi, Doryhamphus dactyliophorus, Doryramphus dactyliophorus, Doryrhamphus dactyliophorus, Dunckerocampus dactyliophorus dactyliophorus, Syngnathus dactyliophor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8665 ASIZP0059388 ASIZP0059437 ASIZP0062049 ASIZP0073582 ASIZP0806131 ASIZP0916131 BPBMI23425 NMMSTP00153 NTOU-AE6047 NTOUP200712-118 NTOUP200801-035 NTUM04213  
典藏基因,,CO1,100%
英文俗名 Ringed pipefish; Banded pipefish 
瀕危狀態 DD IUCN 瀕危狀態:數據缺乏(DD)  1996-08-01   
形態特徵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長明顯長於後頭部;吻部背中稜完全,兩側各一棘列。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稜。體環無弱縱棘;無皮瓣。骨環 15-17 + 18-22;背鰭鰭條數 20-26;胸鰭鰭條數 18-22;尾鰭鰭條數 10。頭部及體側具黑白相間橫帶,主鰓蓋僅一黑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池、潟湖及礁區外緣,通常被發現於洞穴或裂縫處,以小型浮游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紅海、東非,東至所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北部等附近海域。臺灣分布於南部、東部及小琉球等附近岩礁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