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yngnathus schlegeli  
發音 
Syngnathus schlegeli薛氏海龍
by: ©Cornish, Andrew
命名者 Kaup, 1856 棲息深度 0 - 3公尺
中文名 薛氏海龍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海龍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95 Syngnat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舒氏海龍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海龍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和中國 
同種異名 Sygnathoides schlegeli, Syngnathus acusimil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352  
英文俗名 Pacific pipefish; Seaweed pip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中側稜平直而終止於臀部骨環處附近。吻長於後頭部;吻部背中稜完全但低,側吻棘不存在。主鰓蓋不具中縱稜或僅存於稚魚。體環不具縱棘;亦無皮瓣。骨環 18-20 + 38-46;背鰭鰭條數 30-47;胸鰭鰭條數 12-13;尾鰭鰭條數10。體呈褐色,有時混雜一些淡色斑駁。

棲所生態

主要常見於河口區,而且伴隨著Zostera與其他的植物。稚魚則生活於漂流的海草叢中。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俄羅斯的海參崴向南至東京灣,包括韓國、日本、中國及臺灣。臺灣發現於北部。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尚被用於中藥材提煉。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