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Velifer hypselopterus  
發音 
Velifer hypselopterus草鰺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79 棲息深度 20 - 110公尺
中文名 草鰺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草鰺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01 Velife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旗月魚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草鰺、草甘(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海 
同種異名 Velifer african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Bleeker, P. 1879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256 ASIZP0058845 FRIP01193 FRIP21213 NMMBP06531 NTMP1214 NTMP1291 NTUM01578 NTUM04469 NTUM06470 NTUM06493 NTUM06866 NTUM06991 NTUM08654 SIO90-152d  
英文俗名 Sailfin velif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高而甚側扁;體長為體高之2.1-2.2倍。頭小。吻短。眼中大。口小,端位;上下頜可伸縮,均無齒。鰓被架6。體被小圓鱗,易脫落;側線明顯。背鰭及臀鰭高且長,似帆狀,兩者之基部俱鱗鞘,背鰭具II棘,33-34軟條,臀鰭I棘,24-25軟條;腹鰭無棘, 8-9軟條; 尾鰭分叉。脊椎骨數(腹部16,尾部17-18) 。鰾發達,末端分叉且延伸到肛門之後。體側及尾柄共有8條深綠色縱帶。背、臀及腹鰭黃綠色至深綠色,膜上具深色紋;胸及尾鰭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斜坡砂泥底質水域,棲息深度約在20-110公尺間。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馬達加斯加,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分布於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罕見魚種,可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