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ntennatus tuberosus  
發音 
Antennatus tuberosus網紋手躄魚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Cuvier, 1817) 棲息深度 0 - 73公尺
中文名 網紋手躄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躄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28 Antennar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網紋手躄魚 
最大體長 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五腳虎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西南印度洋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Antennarius bigibbus, Antennarius tuberosus, Antennarius unicornis, Chironectes reticulatus, Chironectes tuberosus, Lophius bigibbus   
參考文獻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中國動物誌-鮟鱇目(蘇等, 2002)  Pietsch, T. W. etc. 1987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Pygmy frogfish; Pygmy angler; Reticulated frogfish; Reticulated fishing frog; Tuberculated frogfish; Tuberculated anglerfish; Bandfin frog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側扁,卵圓形,腹部膨大,尾柄明顯。頭高大,頭背緣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頜突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鰓孔小。體表粗糙,被雙叉小棘。頦部無肉質小突起。背鰭硬棘具3棘,第I硬棘特化為吻觸手,其長為第II硬棘之1.5-2倍,末端不具釣餌(Esca),第 II硬棘游離,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彎向後方;第二背鰭長,具軟條11-13;臀鰭具軟條6-8;腹鰭顯然短於胸鰭;胸鰭軟條9-11;尾鰭圓形。體色呈淺黃色至黃褐色,體側或具暗褐色網狀斑紋、或具暗色斑塊及網紋。

棲所生態

淺海珊湖礁區底棲魚類,棲息深度在0-73公尺間,但一般皆發現於12公尺內。利用吻觸手頂端的衍生物-釣餌(Esca)及配合極具保護色作用的身體,可吸引別種小魚來覓食,然後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所產之卵,形成絲狀團狀,具有漂浮力。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太平洋板塊上之各群島。臺灣南部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魚體小型,除學術研究外,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