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oolgarda perusii
Moolgarda perusii佩氏莫鯔
by: ©海洋生物博物館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6) 棲息深度 0 - 40公尺
中文名 佩氏莫鯔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鯔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45 Mugi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佩氏莫鯔 
最大體長 1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帕氏凡鯔、豆仔魚、烏仔、烏仔魚、烏魚、豆子(澎湖)、誌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太平洋聖克魯茲群島 
同種異名 Mugil perusii, Valamugil perusii   
參考文獻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Fish of Japan(Nakabo, 2002)  Carpenter, K. E. etc. 1999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73956 ASIZP0074048 ASIZP0074444 ASIZP0076082 ASIZP0079038 NMMBP00808 NMMBP02042 NMMBP02281  
典藏基因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Longfinned mulle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且具有長長的、纖毛的、有間隔的唇齒,上唇則有短且分散的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相當發達,覆蓋至眼前後之大部分;前眼眶骨寬廣,佔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前緣有缺刻但隨著成長而變為平直。口小,前位;上頜骨末端遠於口角後緣,尖刀狀,不特別寬大,末端微彎曲向下;舌骨、鋤骨和翼骨上長牙齒,骨則無。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膜性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0-11條;縱列鱗數31-34;胸鰭末端前之側線鱗11-14;第二背鰭起點垂直線前之側線鱗19-22;環繞尾柄上之側線鱗16;背前鱗僅延伸至後鼻孔。鰓耙繁密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40-51。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4-16鰭條,基部上端具黑點,腋鱗發達;腹鰭腹位,具鰭條I,5,腋鱗發達;臀鰭具鰭條III,9;尾鰭分叉;幽門垂數5-7條;具沙囊胃。新鮮標本的體背灰綠色,體側銀白色,腹部漸次轉為白色。各鰭略為暗色而有暗緣;胸鰭淡色,胸鰭基部無色,但在基部的上端有一黑藍色的斑點。常被誤鑑為長鰭凡鯔(Valamugil cunnesius>/I>)。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質地形的海域,包括潟湖、礁盤及潮池等海域,亦常侵入港區。以底泥中有機碎屑或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群棲性。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水域,由東非洲至馬里安納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等。澎湖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較罕見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