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oolgarda seheli
Moolgarda seheli薛氏莫鯔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棲息深度 0 - 40公尺
中文名 薛氏莫鯔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鯔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45 Mugi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圓吻莫鯔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豆仔魚、烏仔、烏仔魚、烏魚、薛氏凡鯔、豆仔(澎湖)、誌仔(澎湖)、黃耳烏(澎湖)、青尾烏(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
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葉門紅海 
同種異名 Liza caeruleomaculatus, Liza melinoptera, Liza seheli, Moolgarda delicata, Mugil axillaris, Mugil bleekeri, Mugil borbonicus, Mugil caeruleomaculata, Mugil caeruleomaculatus, Mugil caeruleornaculatus, Mugil coeruleomaculatus, Mugil crenilabis seheli, Mugil cylindricus ...共23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Fish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74665  
英文俗名 Buluespot mulle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且具有長長的、纖毛的、有間隔的唇齒,上唇則有短且分散的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不發達,僅及眼眶緣;前眼眶骨寬廣,佔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前緣有缺刻但隨著成長而變為平直。口小,前位;上頜骨末端遠於口角後緣,尖刀狀,不特別寬大,末端微彎曲向下;舌骨、鋤骨和翼骨上長牙齒,骨則無。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膜性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2-14條;縱列鱗數36-42(通常為38-40);胸鰭末端前之側線鱗10-14;第二背鰭起點垂直線前之側線鱗23-26(通常為24-25);環繞尾柄上之側線鱗19-20(少數為18)。鰓耙繁密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39-73(通常超過50)。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6-18鰭條,基部上端具黑點,腋鱗發達;腹鰭腹位,具鰭條I,5,腋鱗發達;臀鰭具鰭條III,9;尾鰭分叉;幽門垂數6-7條;具沙囊胃。新鮮標本的體背綠褐色,體側銀白色,腹部漸次轉為白色。背鰭暗色;臀鰭淡色而具暗緣;胸鰭黃色,胸鰭基部無色,但在基部的上端有一黑藍色的斑點;尾鰭淡藍黑色。以前所記載之臺灣凡鯔(Valamugil formosae)及薛氏凡鯔(Valamugil seheli )為本種之同種異名(Nakabo, 2002)。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質地形的海域,而河口區或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亦常見其蹤跡,亦常侵入河川下游。以底泥中有機碎屑或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群棲性,常成群洄游,幼魚在受到驚嚇時,會有躍離水面的動作。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水域,由紅海、東非洲至馬貴斯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及夏威夷,南至澳洲及新加勒多尼亞等。臺灣四周海域除東部外均有。 

漁業利用

經濟性魚種,主要為沿岸流刺網或待袋網等法捕獲,但產量不多,且因本種魚體型較小,又沒有烏魚有飽滿的卵,故經濟價值不像烏魚來的高,魚肉適合煮湯或紅燒皆不錯。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