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ymbolophorus evermanni  
發音 
Symbolophorus evermanni埃氏標燈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ilbert, 1905) 棲息深度 0 - 700公尺
中文名 埃氏標燈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燈籠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00 Myctop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埃氏標燈魚 
最大體長 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燈籠魚、七星魚、光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泛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夏威夷群島 
同種異名 Myctophum evermanni   
參考文獻 A review of lanternfishes( Families: Myctophidae and Neoscopelidae)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around Taiwan and Tungsha Islands with notes on seventeen new records(Wang and Chen, 2001);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中國動物誌-燈籠魚目(陳等, 2002)  Gilbert, C. H. 1905 Wang, J. T.-M. etc. 2001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陳素芝 編著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3711 ASIZP0063878 ASIZP0063884 ASIZP0070484 ASIZP0070520 ASIZP0901349 ZMUCP2362871-*  
英文俗名 Evermann's lantern 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短,前端鈍。眼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略擴大;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絨毛狀齒帶。體被大而薄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3-15(通常為14),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於背鰭基底,具軟條22-26(通常為24);尾鰭叉形,尾鰭副鰭條柔軟。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及鼻部腹位發光器(Vn)皆小而圓形;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距側線比距胸鰭基部近;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兩者互為斜線排列;胸部發光器(PO)5個,PO5位置略昇高;腹部發光器(VO)4個,水平排列;腹鰭上位發光器(VLO)位於腹鰭和側線之間;臀鰭上方發光器(SAO)3個,三者排列呈鈍角,SAO1在VO2及VO3間的上方,SAO3緊臨在側線下緣;體後側位發光器(Pol)1個,在脂鰭下方,緊臨側線下緣;臀鰭前部發光器(AOa)7-8個,水平排列;臀鰭後部發光器(AOp)4-5個,僅首個在臀鰭基底上方;尾鰭前位發光器(Prc)2個。尾部發光腺,雄魚的SUGL具3-7個,雌魚的INGL具3-4個發光鱗。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巡游魚類,具日夜垂直分布習性,白天一般棲息深度可達400-700公尺左右,晚上則上游至水深0-150公尺附近處覓食,以小蝦等浮游性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熱帶海域。臺灣則發現於西南部、東部及東沙群島等周邊水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