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lecoglossus altivelis altivelis  
發音 
Plecoglossus altivelis altivelis香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棲息深度 1 - 10公尺
中文名 香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胡瓜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172 Osme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香魚 
最大體長 7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魚、Ayu、年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Plecoglossus altevalis, Plecoglossus altivelis, Plecoglossus altivelis chinensis, Salmo altivel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3(FAO,1999);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Liu, Y.H., T. Kuwada, etc. 2008 
典藏標本 ASIZP0058742 ASIZP0058872 ASIZP0068859 ASIZP0073295 ASIZP0073296 ASIZP0073297 ASIZP0074068 ASIZP0078349 ASIZP0805770 ASIZP0805771 ASIZP0805772 ASIZP0807120 ASIZP0915770 ASIZP0915771 ASIZP0915772 ASIZP0917120 FRIP00858 FRIP00859 FRIP00861 NMMBP02659 NMMBP05947 NMNSF01412 NTHUB01962 NTHUB02040 NTHUB02124 NTHUB02127 NTHUB02129 NTHUB02131 NTHUB02302 NTHUB02745 NTHUB03050 NTMP0081 NTMP0653 NTMP1105 NTUM00196 NTUM01667 NTUM02113 ...列出全部42筆...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2016-01-27,Yu-Ming,CO1,100%
英文俗名 Sweet-fish; Sweetfish; Ayu; Ayu sweetfish; Ko-ayu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 2017淡水魚紅皮書:RE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略呈紡錘狀。頭小。吻中長,向前傾斜,而形成吻鉤。口裂大;上頜末端有一枚向下彎曲成鉤狀的門齒,上下頜另具寬扁之板狀細齒。體被極細小之圓鱗,側線沿體側中央直走。背鰭位於身體的中央,起點在腹鰭起點稍前,在靠近尾柄處另有一小的脂鰭;胸鰭狹長;尾鰭分叉。體呈橄欖綠色,腹部為白色,新鮮魚體的胸鰭後方,有一個鮮黃色斑塊,當魚受到驚嚇或死亡時,黃色斑塊則會變得非常暗淡。

棲所生態

典型的河海迴游魚類。喜歡棲息在清澈乾淨的冷水溪流或湖泊。可分陸封型,即終生在淡水中生活者,可產卵2-3次,年平均壽命2-3年;降海型,在每年秋冬之際會順流到河川的下游地區產卵,產卵完後大部分的香魚就會死亡,其壽命約1年,故有「年魚」之稱。孵化後的仔魚會游至河口地區棲息,而後隨著成長的各階段,小魚會順著河川逆流而上。成長後的香魚會以附著在岩石上的藻類及水生昆蟲為食。具強烈的領域性,強壯的成魚會佔領一塊長滿藻類的大礫石,不准其它的香魚靠近,如果有外來的香魚侵入其領域,則會用身體去撞擊外來的香魚,將其趕出領域範圍。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域,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及臺灣均有產。臺灣原產於濁水溪以北及花蓮三棧溪以北的各溪流,其中以淡水河流域的香魚最為有名。但在1950年代後因為污染、棲地迫害及濫捕等原因,原生族群已遭滅絕,現在溪流中發現者,則是由日本所引入發眼卵而放流的。 

漁業利用

新鮮的香魚會有一股似哈密瓜般香甜的濃郁芬芳氣息,所以有「溪流之王」的美譽,是海鮮店內受歡迎之魚種。人們利用香魚的領域強之特性,發明「友釣法」的釣魚方法,即利用活的香魚去靠近原佔有領域的香魚,引誘原領域內的香魚去撞擊餌魚而誤觸魚鉤,這是一種高難度的釣魚技巧。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