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urus guttatus  
發音 
Acanthurus guttatus斑點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rster, 1801 棲息深度 0 - 6公尺
中文名 斑點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斑點刺尾魚 
最大體長 27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白點倒吊、粗皮仔、星粗皮鯛、粗皮倒吊(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蘭嶼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社會群島大溪地 
同種異名 Harpurus guttatus, Hepatus guttatus, Rhombotides guttatus, Teuthis guttatus, Zabrasoma gutt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0633 ASIZP0805898 ASIZP0805899 ASIZP0805900 ASIZP0915898 ASIZP0915899 ASIZP0915900 FRIP21193 NMMSTP00271 NTOU-AE6046 NTUM06603  
英文俗名 Spotted surgeonfish; Whitespotted surgeonfish; Spotted tang; White-spotted surgeonfish; Spotband surgeonfish; Mustard surge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眼前區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近截形或內凹。體綠褐色,體側具2-4條白色寬橫帶,其中第一條橫帶通過鰓蓋末緣,而最後兩條橫帶有時會不顯著。體側後半部具許多白色小點且延伸至背鰭軟條部及臀鰭全部;喉峽部及胸部腹面為白色。腹鰭鮮黃色;尾鰭前半部淡黃或黃色,後半部黑褐色;餘鰭均為褐色。尾柄棘溝為黃褐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區,棲息深度在0-6公尺左右。身體後半部的白色小點,具有擬態的功能,會讓掠食者誤以為是浪花裡的泡沫而逃過一劫。會成一小群活動。藻食性,以絲狀藻及具石灰質的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西印度洋的大洋性島嶼,東至夏威夷、馬貴斯等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臺灣東北部、南部及東部離島蘭嶼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