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urus leucopareius  
發音 
Acanthurus leucopareius白斑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enkins, 1903) 棲息深度 1 - 85公尺
中文名 白斑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白頰刺尾魚 
最大體長 24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粉藍倒吊 
世界分布 太平洋   台灣分布 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檀香山 
同種異名 Hepatus leucopareius, Hepatus umbra, Teuthis bishopi, Teuthis leucopareius, Teuthis umbr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Jenkins, O.P. 190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113 ASIZP0055175 ASIZP0055183 ASIZP0058619 NMMBP00116 NMMBP05316 NTUM04143 NTUM06186  
英文俗名 Whitebar surgeonfish; Head-band surge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近截形或內凹。體黃褐至褐色;眼後頭部具一暗褐色緣之白色寬斜帶,向下斜走至鰓蓋下緣,帶後另有一暗褐色斑;吻部不具半月形白斑。背鰭及臀鰭暗褐色,鰭緣為淡藍色;尾鰭淡黃色,內側具白色弧帶;胸鰭灰黑色;尾柄棘溝為黑褐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區,棲息深度在1-85公尺左右。成群活動。以絲狀藻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板塊區內,是反赤道分布的魚種,包括日本、臺灣、夏威夷群島、小笠原群島、馬里安那群島、拉帕島、新加勒多尼亞及土木土群島等。臺灣產於蘭嶼及綠島。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體色迷人,以作為觀賞用魚為主。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