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tenochaetus binotatus  
發音 
Ctenochaetus binotatus雙斑櫛齒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andall, 1955 棲息深度 8 - 53公尺
中文名 雙斑櫛齒刺尾鯛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雙斑櫛齒刺尾魚 
最大體長 2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正吊、倒吊(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呂宋島 
同種異名 Ctenochaetus oculocoeruleus, Ctenochaetus strigos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1955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416 ASIZP0059573 ASIZP0060065 ASIZP0067064 ASIZP0067079 ASIZP0067413 ASIZP0071157 ASIZP0074253 ASIZP0700385 ASIZP0802708 ASIZP0802847 ASIZP0802848 ASIZP0912708 ASIZP0912847 ASIZP0912848 FRIP21054 FRIP21771 FRIP22142 FRIP22246 FRIP22310 NMMBP05206 NTMP0730 NTOUP200910-163 NTUM01147 NTUM01148 NTUM01305 NTUM01307 NTUM01310 RUSI35008 USNM00361637 USNM00361638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Two-spot bristletooth; Twospot bristletooth; Twospot surge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一尖銳而尖頭向前之矢狀棘。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刷毛狀細長齒,齒可活動,齒端膨大呈扁平狀。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VII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內凹。體被細櫛鱗,沿背鰭及臀鰭基底有密集小鱗。體呈橘褐色,體側有許多淡藍色波狀縱線,背鰭、臀鰭鰭膜約有5條縱線,頭部及胸部則散佈藍色小點;虹膜藍色。背鰭及臀鰭之後端基部均具黑點。幼魚暗褐色,尾鰭黃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石礫底且較深的潟湖和面海礁區海域,棲息深度在8-53公尺左右。主要以生長在碎石區的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東加。臺灣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曾發現。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因食物鰱之關係,可能具熱帶海魚毒。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