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Naso vlamingii  
發音 
Naso vlamingii高鼻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5) 棲息深度 1 - 50公尺
中文名 高鼻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絲尾鼻魚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剝皮仔、打鐵婆、鬼角(臺東)、老牛(澎湖)、掛角狄(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Naseus vlamingii, Naso valmingi, Naso vlamigii, Naso vlaming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Cuvier, G. etc. 1835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7665 ASIZP0070329 ASIZP0070396 ASIZP0070763 ASIZP0070786 FRIP21883 NMMBP02433 NMMSTP00524 NMNSF00306 NTMP0740 NTUM02049  
英文俗名 Scibbled unicornfish; Vlaming's unicornfish; Vlaming's unicorn fish; Zebra unicornfish; Bignose unicornfish; Bignose unicorn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卵形,側扁;尾柄上兩個盾狀骨板,各發展成一向前生具粗短尖銳之龍骨突;頭小,頭背弧形,隨著成長,成魚在前頭部無角狀起,亦無瘤狀突起,但吻突出於上頜。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齒,齒稍側扁且尖銳,兩側或有鋸狀齒。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V棘及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分別為26-27及26-29;尾鰭截平或內凹,上下葉緣延長如絲。體黑褐色;頭部有暗藍色細點,眼前具藍縱斑;吻部具藍環帶;體側則具不規則而排列緊密之暗藍色垂直紋,而垂直紋上下部散佈許多暗藍色細點。背、臀及尾鰭上下葉具藍緣。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較深的潟湖區或礁區斜坡海域,棲息深度在50公尺以內。通常獨游或成對活動。以浮游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水域,西起非洲東部,東至萊恩、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臺灣目前除西部海域外,其餘各地海域及離島礁岸均有記錄。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