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acanthurus hepatus  
發音 
Paracanthurus hepatus擬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naeus, 1766) 棲息深度 2 - 40公尺
中文名 擬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黃尾副刺尾魚 
最大體長 31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藍倒吊、剝皮魚、藍藻魚、Dory (多莉)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蘭嶼、綠島、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安汶島 
同種異名 Acanthurus hepatus, Acanthurus theuthis, Paracanthurus theuthis, Teuthis hep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415 ASIZP0069880 ASIZP0074449 ASIZP0804078 ASIZP0914078 NMMBP04401 NTMP0520 NTOU-AE6043 NTUM01270 NTUM01271 NTUM01273 NTUM01274 NTUM01275 NTUM01276 NTUM01277 NTUM08500 NTUM08501 NTUM08502 NTUM08503 NTUM08504 NTUM08530 ROM39388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Palette surgeon; Regal blue surgeonfish; Palette surgeonfish; Wedge-tailed tang; Wedgetail blue tang; Blue tang; Blue surgeonfish; Indo-pacific bluetang; Flagtail surgeonfish; Hepatus tang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腹鰭僅3軟條;尾鰭近截形。尾棘在尾柄前部,其後端固定於皮下。體藍色,體上半部從胸鰭中央至尾柄全為黑色,但胸鰭後方具有一長橢圓形藍斑;眼後另具一黑帶沿背鰭基部縱走而與體之黑斑相連;背、臀及腹鰭藍色而具黑緣;胸鰭前部藍色,後部黃色;尾鰭黃色,上下葉緣黑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面海且有潮流經過的礁區平台,棲息深度在2-40公尺左右。成魚通常會聚集於離海底1-2公尺高的水層,稚魚或幼魚則聚集在珊瑚的枝芽附近。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自非洲東岸,東至萊恩群島,北起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包含密克羅尼西亞。臺灣分布於南部、綠島及蘭嶼等海域。 

漁業利用

體色豔麗,是水族館裡受歡迎的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