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Zebrasoma scopas  
發音 
Zebrasoma scopas小高鰭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29) 棲息深度 1 - 60公尺
中文名 小高鰭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小高鰭刺尾魚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三角倒吊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Acanthurus altivelis, Acanthurus ruppelii, Acanthurus scopas, Acanthurus suillus, Zebrasoma flavescens, Zebrasoma gemmatum, Zebrasoma scopes, Zebrasoma supraalb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124 ASIZP0059753 NMMBP05513 NMMBP06471 NMMBP06472 NMMSTP00449 NTUM01278 NTUM01281 NTUM01283 NTUM01284 NTUM01285 NTUM01286 NTUM01287 NTUM01288 NTUM01289 NTUM04140  
英文俗名 Yellow sailfin tang; Twotone tang; Brown sailfish surgeonfish; Brown sailfin surgeonfish; Brown saiffin tang; Brown sailing tang; Brown tang; Brushtail tang; Bluelined sailfin tang; Blue-lined tang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扁平,邊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為V棘及III棘,而前方軟條較後方延長,呈傘形;腹鰭I,5;尾鰭弧形。尾棘在尾柄前部,稍可活動。幼魚除體末端、背鰭及臀鰭的末端以及整個尾鰭黃褐色外,其餘部份一致呈鮮黃色,隨著成長,從後部往前部逐漸轉為黑褐色;頭部及體側前部散佈小藍點,體側後部則有許多藍色細縱紋;尾柄棘附近體側,隨成長而具一黑色橢圓斑;尾柄棘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區,棲息深度由1至60公尺左右。通常成群優游於藻叢間。以大型藻類及絲狀藻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至羅得豪及拉帕群島。臺灣南部、東北部及東部離島均曾發現。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剌網、陷阱法或潛水鏢魚法均可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但一般以做為觀賞用魚為主。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