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imoblennius atrocinctus  
發音 
Mimoblennius atrocinctus擬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egan, 1909) 棲息深度 2 - 10公尺
中文名 擬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7 Blenn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黑點仿鳚 
最大體長 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洋聖誕島 
同種異名 Blennius atrocinc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Regan, C. T. 1909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409 USNM00216531 USNM00325205  
英文俗名 Banded blenn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頭頂無冠膜; 眼上鬚2或更多,細長分支,鼻鬚掌狀分支,頸鬚掌狀分支且具少許短分支;上下唇平滑,齒固著不可動。D. XIII, 18-19; A. II, 21; P. 14; V. I, 3。背鰭具缺刻,最後一棘短,背鰭、臀鰭最後軟條與尾柄以膜相連。體側中線有黑點或7條橫帶;背鰭具斑紋,第一與第二棘間有一大黑點;臀鰭灰色鰭緣較深; 胸鰭下半部和腹鰭灰黑色;尾鰭具黑紋;眼後具一黑點,頭部腹面和腹鰭前色深。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礁石的浪拂區緣,以藻類、碎屑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東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包括東印度洋斯里蘭卡和聖誕島,西太平洋的日本南部至南中國海。臺灣分布於南部及北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